5类663家儿童用品抽样合格率为89.3%
2013-06-01 10:49:08 来源:新浪财经 评论:0 点击: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幸福中国幸福”。在为中国少年儿童创造幸福生活、努力建设“中国梦”时代洪流中,国家质检总局、公安部、工商总局等政府监管部门所形成的合力气势磅礴,其中,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所做出的努力,不仅促进了儿童产品质量的提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且在努力探索中国特色质量安全监管模式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儿童用品无小事始终是重中之重
在一般人眼里“六一”既是孩子们幸福、狂欢的节日也是那些违反质量安全的不法企业被集中曝光的日子,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这种惯例让人们对儿童产品质量的监管产生了一些质疑,而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社会上之所以有刻板印象抑或产生疑问,除了不法厂商违反法律之外,主要原因是对相关执法监督部门工作程序不了解。
近日,中国经济网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了解到,质量监督等相关执法部门早已经将监管的触角延伸至每一天,涉及到产品质量的每一个环节,针对相关产品进行不定期的抽检并对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公开曝光,直至依法整改。同时,针对相关产品还会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和跟踪抽查,这样的监管力度会更大。
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质检总局向来高度重视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支树平局长明确要求在质检工作各个领域要重视儿童用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始终把儿童用品作为全系统监管的重点,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儿童健康安全。
据了解,早在2012年11月,质检总局就印发了《关于开展儿童用品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综合运用各种监管手段,加强儿童用品质量监管,促进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取得阶段性成果。
此次专项监督检查从2012年11月开始,至2013年4月底结束,为期半年时间。监督检查的重点产品是童装、童鞋、童车、玩具、婴幼儿纸尿裤、儿童安全座椅等与儿童健康安全密切相关的产品;重点企业是消费者投诉、媒体曝光、抽查不合格、国内外通报和召回、现场检查发现问题以及有其他质量违法行为记录的企业;重点查处对象是无证生产、假冒伪劣、标实不符、“三无”标注等质量违法行为和制假黑窝点;重点区域包括儿童用品生产企业集中区、质量问题多发区、货物集散地和进口量大的口岸。
在专项监督检查期间,质检系统共抽查检验童装、童鞋、童车、玩具、婴幼儿纸尿裤、儿童安全座椅等儿童用品10473批次,对抽查检验的571家企业生产的644批次不合格产品依法进行了处理。
组织对实施强制性认证管理的玩具、童车等企业开展了全面清查,共清查企业1871家,清查证书8884张,暂扣了439家企业的919张证书,撤销了165家企业的329张证书,查处认证违法案件43起。
共出动执法人员31632人次,查处儿童用品质量违法案件148起。对确定的209个重点区域开展了264次区域联合整治行动,涉及2151家生产企业。组织开展标准宣贯活动580次,对6945家企业的11971名人员进行了质量培训。
据介绍,总局监督司3月至5月组织开展了儿童用品国家监督抽查,共对5类663家儿童用品企业生产的674批次产品开展抽查,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9.3%,对发现的72批次产品,已责成各地开展后处理。
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共对3020家企业在国内生产、销售3955批次儿童用品开展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抽样检验发现451家企业生产的505批次儿童用品不合格,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7.2%。对抽查不合格企业,地方两局分别依法严肃处理,已有247家企业整改合格。
以点带面创新监管方式有效回应民众的新期待
据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此次专项监督检查,全系统初步形成了重视儿童用品质量安全问题,共同发力加强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格局。
通过调查分析辖区内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状况,排查儿童用品质量安全风险,有力打击儿童用品质量违法行为,广泛宣传儿童用品产品标准和质量安全常识,督促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促进了重点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促进了儿童用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全社会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增强。
在质检系统监管产品多、监管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质检总局领导明确突出加强儿童用品监管的重点方向,集中全系统力量,有效回应人民群众对产品质量安全的新期待,凸显了质检作用。
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时强调,此次专项行动呈现了诸多特点:
首先是上下联动促推进,在总局发文部署、地方组织落实的基础上,总局监督司突出儿童用品专题部署开展国家监督抽查,认监委专题部署玩具产品强制性认证排查。
其次是内外结合促推进。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与检验检疫部门互相配合,共同发力,在完成标准、认证、区域整治等工作任务的同时,将国内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督抽查、执法检查等儿童用品质量监管,与进出口环节的法定检验、抽查检验相结合,形成了工作合力。
另外就是与中心工作结合促推进。专项监督检查结合总局部署的“双打”、风险排查等中心工作一同开展,做到了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第三是点面结合。首先是将监督抽查、强制性认证、进出口检验、执法检查、区域综合治理、标准宣贯等各项职能手段的“点”与儿童用品监管职责的“面”相结合;同时将质检部门条线监管的“点”与地方政府促进区域集中产业质量提升的“面”相结合;另外是将质检系统依法履职到位的“点”,与推动全社会关注儿童用品形成良好社会氛围的“面”相结合。
第四是标本兼治。在专项监督检查中,既紧密围绕依法履职加强监管,又主动推动建立治本之策。既摸清了辖区内儿童用品质量安全底数,排查潜在的风险隐患,又梳理重点区域存在的质量问题,推动了地方政府开展区域质量提升。同时,加强了标准与检验知识的宣贯服务,监管与服务并举,促进提高企业质量保障能力,努力构建全社会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
对儿童用品质量违法行为严上加严
据介绍,质检总局全系统组织执法力量,集中开展儿童用品产品质量执法检查。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出动执法人员26088人次,直属检验检疫局出动执法人员5544人次,重点检查无证生产、进口违法行为,违法使用原辅材料、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行为,以及标实不符、利用标识进行质量欺诈等行为,做到了对质量违法违法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依法严厉查处和打击。全系统对59起涉及儿童用品的群众投诉、举报,及时开展调查和后续依法处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质检总局执法司制定了《监督抽查不合格玩具召回管理办法》,切实加大玩具产品缺陷调查力度,地方两局对538件存在危及儿童健康和安全的玩具依法实施召回。
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坚持产地检验与口岸查验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把关,对货证不符、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儿童用品,一律不得进口和出口。
一方面,重点加大对法检目录内进口儿童用品的强制性检验力度,共检验儿童用品62588批次,发现806批次不合格产品,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责令企业严格整改,依法执行销毁或退运处理。
另一方面,加强对目录外进出口儿童用品的抽查,加大抽查频次,共对进出口环节4092家企业的6518批次产品进行了抽查,抽查发现120家企业的137批次儿童用品不合格,进出口环节产品抽查合格率97.9%。
推动加强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据介绍,质检系统认真落实专项监督检查要求,对辖区内儿童用品产业聚集区、质量问题多发区等重点区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及时报告当地政府,推动当地政府加强领导,协调开展联合整治行动,从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共同加强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管,努力形成相互配合、各司其职、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共确定了102个重点区域,开展联合整治行动100次,涉及儿童用品企业1391家。
直属检验检疫局共确定了107个重点区域,开展联合整治行动164次,涉及儿童用品生产企业760家。
据介绍,全系统以儿童用品强制性标准和国内外新规定为重点,积极组织有关技术机构,深入企业宣贯标准规定,帮助企业准确把握标准要求。共组织开展了580次标准宣贯活动,对6945家企业的11971名人员进行了质量标准培训,督促企业及时解决标准更新不及时、现有标准执行不力等问题。
同时,紧贴群众实际需要,以涉及儿童身体健康安全的关键指标、标准规定、选购常识等内容为重点,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组织各类媒体宣传报道368次,印发各类宣传材料15142份,向社会广泛宣传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知识,努力形成促进儿童用品质量提升的良好氛围。
儿童用品无小事始终是重中之重
在一般人眼里“六一”既是孩子们幸福、狂欢的节日也是那些违反质量安全的不法企业被集中曝光的日子,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这种惯例让人们对儿童产品质量的监管产生了一些质疑,而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社会上之所以有刻板印象抑或产生疑问,除了不法厂商违反法律之外,主要原因是对相关执法监督部门工作程序不了解。
近日,中国经济网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了解到,质量监督等相关执法部门早已经将监管的触角延伸至每一天,涉及到产品质量的每一个环节,针对相关产品进行不定期的抽检并对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公开曝光,直至依法整改。同时,针对相关产品还会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和跟踪抽查,这样的监管力度会更大。
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质检总局向来高度重视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支树平局长明确要求在质检工作各个领域要重视儿童用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始终把儿童用品作为全系统监管的重点,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儿童健康安全。
据了解,早在2012年11月,质检总局就印发了《关于开展儿童用品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综合运用各种监管手段,加强儿童用品质量监管,促进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取得阶段性成果。
此次专项监督检查从2012年11月开始,至2013年4月底结束,为期半年时间。监督检查的重点产品是童装、童鞋、童车、玩具、婴幼儿纸尿裤、儿童安全座椅等与儿童健康安全密切相关的产品;重点企业是消费者投诉、媒体曝光、抽查不合格、国内外通报和召回、现场检查发现问题以及有其他质量违法行为记录的企业;重点查处对象是无证生产、假冒伪劣、标实不符、“三无”标注等质量违法行为和制假黑窝点;重点区域包括儿童用品生产企业集中区、质量问题多发区、货物集散地和进口量大的口岸。
在专项监督检查期间,质检系统共抽查检验童装、童鞋、童车、玩具、婴幼儿纸尿裤、儿童安全座椅等儿童用品10473批次,对抽查检验的571家企业生产的644批次不合格产品依法进行了处理。
组织对实施强制性认证管理的玩具、童车等企业开展了全面清查,共清查企业1871家,清查证书8884张,暂扣了439家企业的919张证书,撤销了165家企业的329张证书,查处认证违法案件43起。
共出动执法人员31632人次,查处儿童用品质量违法案件148起。对确定的209个重点区域开展了264次区域联合整治行动,涉及2151家生产企业。组织开展标准宣贯活动580次,对6945家企业的11971名人员进行了质量培训。
据介绍,总局监督司3月至5月组织开展了儿童用品国家监督抽查,共对5类663家儿童用品企业生产的674批次产品开展抽查,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9.3%,对发现的72批次产品,已责成各地开展后处理。
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共对3020家企业在国内生产、销售3955批次儿童用品开展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抽样检验发现451家企业生产的505批次儿童用品不合格,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7.2%。对抽查不合格企业,地方两局分别依法严肃处理,已有247家企业整改合格。
以点带面创新监管方式有效回应民众的新期待
据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此次专项监督检查,全系统初步形成了重视儿童用品质量安全问题,共同发力加强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格局。
通过调查分析辖区内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状况,排查儿童用品质量安全风险,有力打击儿童用品质量违法行为,广泛宣传儿童用品产品标准和质量安全常识,督促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促进了重点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促进了儿童用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全社会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增强。
在质检系统监管产品多、监管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质检总局领导明确突出加强儿童用品监管的重点方向,集中全系统力量,有效回应人民群众对产品质量安全的新期待,凸显了质检作用。
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时强调,此次专项行动呈现了诸多特点:
首先是上下联动促推进,在总局发文部署、地方组织落实的基础上,总局监督司突出儿童用品专题部署开展国家监督抽查,认监委专题部署玩具产品强制性认证排查。
其次是内外结合促推进。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与检验检疫部门互相配合,共同发力,在完成标准、认证、区域整治等工作任务的同时,将国内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督抽查、执法检查等儿童用品质量监管,与进出口环节的法定检验、抽查检验相结合,形成了工作合力。
另外就是与中心工作结合促推进。专项监督检查结合总局部署的“双打”、风险排查等中心工作一同开展,做到了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第三是点面结合。首先是将监督抽查、强制性认证、进出口检验、执法检查、区域综合治理、标准宣贯等各项职能手段的“点”与儿童用品监管职责的“面”相结合;同时将质检部门条线监管的“点”与地方政府促进区域集中产业质量提升的“面”相结合;另外是将质检系统依法履职到位的“点”,与推动全社会关注儿童用品形成良好社会氛围的“面”相结合。
第四是标本兼治。在专项监督检查中,既紧密围绕依法履职加强监管,又主动推动建立治本之策。既摸清了辖区内儿童用品质量安全底数,排查潜在的风险隐患,又梳理重点区域存在的质量问题,推动了地方政府开展区域质量提升。同时,加强了标准与检验知识的宣贯服务,监管与服务并举,促进提高企业质量保障能力,努力构建全社会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
对儿童用品质量违法行为严上加严
据介绍,质检总局全系统组织执法力量,集中开展儿童用品产品质量执法检查。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出动执法人员26088人次,直属检验检疫局出动执法人员5544人次,重点检查无证生产、进口违法行为,违法使用原辅材料、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行为,以及标实不符、利用标识进行质量欺诈等行为,做到了对质量违法违法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依法严厉查处和打击。全系统对59起涉及儿童用品的群众投诉、举报,及时开展调查和后续依法处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质检总局执法司制定了《监督抽查不合格玩具召回管理办法》,切实加大玩具产品缺陷调查力度,地方两局对538件存在危及儿童健康和安全的玩具依法实施召回。
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坚持产地检验与口岸查验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把关,对货证不符、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儿童用品,一律不得进口和出口。
一方面,重点加大对法检目录内进口儿童用品的强制性检验力度,共检验儿童用品62588批次,发现806批次不合格产品,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责令企业严格整改,依法执行销毁或退运处理。
另一方面,加强对目录外进出口儿童用品的抽查,加大抽查频次,共对进出口环节4092家企业的6518批次产品进行了抽查,抽查发现120家企业的137批次儿童用品不合格,进出口环节产品抽查合格率97.9%。
推动加强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据介绍,质检系统认真落实专项监督检查要求,对辖区内儿童用品产业聚集区、质量问题多发区等重点区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及时报告当地政府,推动当地政府加强领导,协调开展联合整治行动,从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共同加强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管,努力形成相互配合、各司其职、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共确定了102个重点区域,开展联合整治行动100次,涉及儿童用品企业1391家。
直属检验检疫局共确定了107个重点区域,开展联合整治行动164次,涉及儿童用品生产企业760家。
据介绍,全系统以儿童用品强制性标准和国内外新规定为重点,积极组织有关技术机构,深入企业宣贯标准规定,帮助企业准确把握标准要求。共组织开展了580次标准宣贯活动,对6945家企业的11971名人员进行了质量标准培训,督促企业及时解决标准更新不及时、现有标准执行不力等问题。
同时,紧贴群众实际需要,以涉及儿童身体健康安全的关键指标、标准规定、选购常识等内容为重点,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组织各类媒体宣传报道368次,印发各类宣传材料15142份,向社会广泛宣传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知识,努力形成促进儿童用品质量提升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广州菜地现新高毒农药甲拌磷
下一篇:安徽工商抽检:玩具质量不合格率达29.3%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