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难问题依旧 培养模式不科学存在院校歧视
2013-03-08 10:12:10 来源:新浪财经 评论:0 点击:
编者案:2013两会大幕开启,人们期盼这一年一度的国之盛会能传播底层声音,解决民生实际,增进百姓福祉。参加两会的5000多名代表委员,他们承载着民众的无数期待,他们每个人肩负着近70万国人的重托,他们手中的议案提案与百姓息息相关。
民之所盼,政之所为。新华财经“两会直通车”推出系列特别策划《市场的声音》,将聚焦代表委员热议的财经话题,寻找具有真知灼见的议案提案和“两会之声”,与您一起见证代表委员参政议政,一起见证由此而生的国家政策和政府行动。
此次两会,就业这一民生之本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过去五年我国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870万人,但目前仍然存在着就业、招工两难并存的现象。针对这一两难困局,两会代表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焦点一:就业难问题依旧
现在高等学校每年的录取率不断攀升,2012年全国录取率超过75%,有的超过90%,高等教育发展过快,扩招严重,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不适应。不仅如此,当今社会高速发展,对人才需求变化很快,使得高校专业设置难以适应社会需求,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
难点一:专业不对口
王汝成:让报考和就业相平衡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汝成表示,目前有很多高校专业报考遇冷,但是就业却很紧俏,如何让报考和就业相平衡,是解决就业难的关键。对于这样矛盾的就业环境,王汝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教育部门要加强宏观的指导和调控;第二,要更多关注高等教育发展问题;第三,要培育就业队伍,尤其要培育急需冷门专业的就业队伍。
褚现英:更要瞄准社会的人才需求
“公司每年招七八十名毕业生,但没有一个上来就能用的,至少要经过半年多实践和培训。”全国人大代表、河北诚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褚现英一直为人才难求而困扰。他说:“多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因此,高校应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上下功夫,将学科设置、毕业设计等环节加入实践因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二:培养模式不科学
王志刚:关键在高等教育模式和质量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向记者直言:“大学生就业好不好,关键在高等教育模式和质量。”一方面社会上“招工难”呼声不减,另一方面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之所以出现这‘两难’是人才供需不匹配造成的。针对这一民生头等大事,出席全国两会的河北省代表委员认为,要从就业之源问病开药。作为人才提供者的地方高校不能盲目瞄准清华北大,老想着建设综合性大学、研究型大学,而应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王志刚还表示,社会评价高校的标准是有多少院士,多少国家重点学科,多少博士点硕士点等等。“这些固然重要,但盲目攀高,就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此外,受成本因素所限,学校往往会根据师资力量和现有条件设置人才培养方向,主动对接社会需求的积极性并不高。”
檀润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我国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许多企业正在经历从低端制造到中高端制造的转型,对劳动者素质有着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檀润华表示,高校应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上下功夫,将学科设置、毕业设计等环节加入实践因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三:存在院校歧视
韩建敏:消除就业中潜在的“院校歧视”
针对当前就业中存在的“非名校不要”的现象,全国人大代表韩建敏建议,消除就业中潜在的“院校歧视”,引导社会形成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韩建敏表示,不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标准中频频设置“院校条款”,有些甚至明文规定只要“211工程”、“985工程”高校毕业生,非名校毕业生遭遇就业上的“院校歧视”。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韩建敏进行了深入调研。她发现,一方面是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同时,“211工程”院校毕业生绝对数量较大,客观上给用人单位“优中选优”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不少用人单位具有浓厚的“名校情结”,尤其一些政府机关和国企,“院校歧视”已经由隐性向显性转化。而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则助长了这种趋势。
罗和安:尽快制定和出台《反就业歧视法》
全国人大代表,湘潭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罗和安认为,目前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院校歧视分为三类:一是就业资格的制度性院校歧视,即规定仅“211工程”高校毕业生才有资格参加人才选拔聘用;二是就业机会的制度性院校歧视,即规定对“211工程”高校毕业生优先选拔招聘;三是就业待遇的制度性院校歧视。罗和安建议,应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及时制定和出台反就业歧视的具体措施与办法,清理和取缔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歧视性规定。
■焦点二:用工荒加剧
“用工荒”现象从2003年开始在我国出现。从2011年开始,中西部地区许多传统劳务输出大省,也加入了农民工“抢夺战”,这一人力资源的“争夺”,在今年表现得尤为突出。为缓解“用工荒”,不少企业都给员工加了薪,然而,农民工的医疗、养老等后顾之忧,随迁子女入学难,难以享受廉租房、公租房等,都限制了农民工融入当地生活。因此,企业要转变用人观念,过去短平快的低端用工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要求,企业需要有长期的用人规划,为农民工提供上升通道和培训机会,让农民工有归属感。
难点一:劳动力待遇不高
邓秀新:劳动力是企业经营最大的财富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说,“用工荒”是由各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人们不去沿海发达城市打工,而选择在家门口就业,这说明中东部、以及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在缩小,“我在家门口打工,和去沿海打工收入差不多,我为什么还要去呢?”
邓秀新认为:用工荒绝不是一个坏事情,因为这会让企业认识到,劳动力是企业经营最大的财富,那么企业就要提高劳动力的待遇。而政府也要思考:人才是社会最保贵的资源。当整个社会有了重视人爱惜人发展人的理念时,用工荒问题就能够得到缓解。
胡淑萍:希望煤矿工人的待遇再高一些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煤炭集团丰城矿务局坪湖煤矿洗煤厂生产一线洗煤班班长胡淑萍说,煤矿工人都是很辛苦的,在常人的眼中,提到煤矿工人,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就是井下的煤矿工人,浑身沾满黑色的煤灰,只有牙齿是白的。其实洗煤工人同样辛苦,干的都是又脏又累的活,并且煤矿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他们。
胡淑萍还表示,这些年,煤矿工人的工资待遇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但与此同时物价上涨也很快,只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除了吃饭住房,就没有多少节余的钱可以支配。这些年煤矿的效益也好了,希望煤矿工人的待遇再高一些。
难点二:不能只打温情牌
周宝生:高管鞠个躬就能留人吗
“企业高管向企业职工鞠个躬就能留住人才了吗?我看这不是个办法。”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嘉鱼县官桥八组组长、田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宝生在面对“招工难”这个问题时,显得气定神闲。“我们企业的工人,基本没人愿意离开。”
在这个拥有煤矿、乡镇实业和民办高校等产业的民营企业家看来,打再多“温情牌”,不如为企业工人的生活解决些问题来得实在。比如住房、五险一金和工资待遇。在他的企业,只要向员工承诺过的待遇,他一定会想方设法兑现。“员工和企业一起成长,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这样做,哪里还会有用工荒?”
陈清华:消除农民工与城市的隔阂
“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很多人在进入城市后难以找到合适的社会位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监督委员会副主任陈清华呼吁,消除农民工与城市的隔阂,让其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陈清华委员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经济地位从总体上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他们没有返乡务农的意愿,没有务农的技能,也没有享受和城里人同等的待遇,既不能“安居”,也无法“乐业”。
为此,陈清华委员建议,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剥离附着在户口上的不公平福利制度。加快制定新生代农民工落户城市的政策,进一步探索提供均等的医疗、养老和就业等公共服务。
难点三:打工者没有归属感
李书福:让劳动者体验到自身价值
在政协委员、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沃尔沃汽车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今年的提案中,“用工荒”是一个重要关键词。“为什么不少企业稳定不了职工,会大面积出现用工荒呢?关键在于中央一系列的职工权益保障措施还不能完全落到实处,让一线劳动者真正体验到受尊敬的自身价值和利益保障。”
李书福称,目前各地出现的“用工荒”现象已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薪酬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些年来一线劳动者的权益被忽视,使他们的归属感严重缺失。李书福指出:切实保障员工权益,是缓解“用工荒”的关键一步。
苏如春:改善职工的保障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商联副主席、西部中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如春表示,“用工荒”让企业意识到充足的人才资源是企业经营最大的财富,只有提高对员工的重视度才能留住人才。“用工荒”已不只是薪酬问题,更深层原因是一线劳动者的权益被忽视,其归属感严重缺失。他认为要加强员工的归属感,不造成企业劳动力流失,应该进一步改善职工的保障环境。
■百姓声音:期待就业能公平发展
作为公平社会的另一基石,就业公平因其关乎人生“起跑线”而备受舆论关注。“现在关系没有过去那么好使了,因为社会在进步,关系人情这方面的东西就淡了。”张魏周如是对记者说。他刚辞去一份工作,希望愈见公平透明的就业环境能够助他顺利“再就业”。
相形之下,25岁的赵雨若便显得没有那么自信。去年毕业之后,她在求职路上屡屡受挫。“性别歧视在当今求职中还是很常见的,希望两会能有代表委员关注到这些,为女性就业者发个声。”她说。
河北大学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苏晓宇最近有些苦闷。抱着20多本从校级到国家级的证书,感觉自己综合素质还不错的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精心准备的上百份简历,竟没得到几次回复。在仔细研究了招录单位后,苏晓宇突然发现,有的单位根本没有公布招录程序,更别谈信息透明、社会监督了。当不知道自己到底考了多少分、究竟是怎么“死”的时候,他却亲眼目睹了身边的一位同学是如何一步步托关系进了一家好单位的。“要不是在陪早已内定的的人‘演练’,要不就是在有关系的人中间‘死去’。一次次希望,最后又一次次失望。”感慨之后,他依旧在为找工作奔波着。
其实,在大部分求职者看来,找工作无论多苦、多累都没关系,只要就业环境能够更加的公开、公平、公正,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实现梦想的机会,“哪怕只有一次”。
民之所盼,政之所为。新华财经“两会直通车”推出系列特别策划《市场的声音》,将聚焦代表委员热议的财经话题,寻找具有真知灼见的议案提案和“两会之声”,与您一起见证代表委员参政议政,一起见证由此而生的国家政策和政府行动。
此次两会,就业这一民生之本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过去五年我国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870万人,但目前仍然存在着就业、招工两难并存的现象。针对这一两难困局,两会代表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焦点一:就业难问题依旧
现在高等学校每年的录取率不断攀升,2012年全国录取率超过75%,有的超过90%,高等教育发展过快,扩招严重,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不适应。不仅如此,当今社会高速发展,对人才需求变化很快,使得高校专业设置难以适应社会需求,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
难点一:专业不对口
王汝成:让报考和就业相平衡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汝成表示,目前有很多高校专业报考遇冷,但是就业却很紧俏,如何让报考和就业相平衡,是解决就业难的关键。对于这样矛盾的就业环境,王汝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教育部门要加强宏观的指导和调控;第二,要更多关注高等教育发展问题;第三,要培育就业队伍,尤其要培育急需冷门专业的就业队伍。
褚现英:更要瞄准社会的人才需求
“公司每年招七八十名毕业生,但没有一个上来就能用的,至少要经过半年多实践和培训。”全国人大代表、河北诚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褚现英一直为人才难求而困扰。他说:“多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因此,高校应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上下功夫,将学科设置、毕业设计等环节加入实践因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二:培养模式不科学
王志刚:关键在高等教育模式和质量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向记者直言:“大学生就业好不好,关键在高等教育模式和质量。”一方面社会上“招工难”呼声不减,另一方面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之所以出现这‘两难’是人才供需不匹配造成的。针对这一民生头等大事,出席全国两会的河北省代表委员认为,要从就业之源问病开药。作为人才提供者的地方高校不能盲目瞄准清华北大,老想着建设综合性大学、研究型大学,而应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王志刚还表示,社会评价高校的标准是有多少院士,多少国家重点学科,多少博士点硕士点等等。“这些固然重要,但盲目攀高,就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此外,受成本因素所限,学校往往会根据师资力量和现有条件设置人才培养方向,主动对接社会需求的积极性并不高。”
檀润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我国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许多企业正在经历从低端制造到中高端制造的转型,对劳动者素质有着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檀润华表示,高校应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上下功夫,将学科设置、毕业设计等环节加入实践因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三:存在院校歧视
韩建敏:消除就业中潜在的“院校歧视”
针对当前就业中存在的“非名校不要”的现象,全国人大代表韩建敏建议,消除就业中潜在的“院校歧视”,引导社会形成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韩建敏表示,不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标准中频频设置“院校条款”,有些甚至明文规定只要“211工程”、“985工程”高校毕业生,非名校毕业生遭遇就业上的“院校歧视”。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韩建敏进行了深入调研。她发现,一方面是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同时,“211工程”院校毕业生绝对数量较大,客观上给用人单位“优中选优”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不少用人单位具有浓厚的“名校情结”,尤其一些政府机关和国企,“院校歧视”已经由隐性向显性转化。而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则助长了这种趋势。
罗和安:尽快制定和出台《反就业歧视法》
全国人大代表,湘潭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罗和安认为,目前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院校歧视分为三类:一是就业资格的制度性院校歧视,即规定仅“211工程”高校毕业生才有资格参加人才选拔聘用;二是就业机会的制度性院校歧视,即规定对“211工程”高校毕业生优先选拔招聘;三是就业待遇的制度性院校歧视。罗和安建议,应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及时制定和出台反就业歧视的具体措施与办法,清理和取缔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歧视性规定。
■焦点二:用工荒加剧
“用工荒”现象从2003年开始在我国出现。从2011年开始,中西部地区许多传统劳务输出大省,也加入了农民工“抢夺战”,这一人力资源的“争夺”,在今年表现得尤为突出。为缓解“用工荒”,不少企业都给员工加了薪,然而,农民工的医疗、养老等后顾之忧,随迁子女入学难,难以享受廉租房、公租房等,都限制了农民工融入当地生活。因此,企业要转变用人观念,过去短平快的低端用工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要求,企业需要有长期的用人规划,为农民工提供上升通道和培训机会,让农民工有归属感。
难点一:劳动力待遇不高
邓秀新:劳动力是企业经营最大的财富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说,“用工荒”是由各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人们不去沿海发达城市打工,而选择在家门口就业,这说明中东部、以及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在缩小,“我在家门口打工,和去沿海打工收入差不多,我为什么还要去呢?”
邓秀新认为:用工荒绝不是一个坏事情,因为这会让企业认识到,劳动力是企业经营最大的财富,那么企业就要提高劳动力的待遇。而政府也要思考:人才是社会最保贵的资源。当整个社会有了重视人爱惜人发展人的理念时,用工荒问题就能够得到缓解。
胡淑萍:希望煤矿工人的待遇再高一些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煤炭集团丰城矿务局坪湖煤矿洗煤厂生产一线洗煤班班长胡淑萍说,煤矿工人都是很辛苦的,在常人的眼中,提到煤矿工人,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就是井下的煤矿工人,浑身沾满黑色的煤灰,只有牙齿是白的。其实洗煤工人同样辛苦,干的都是又脏又累的活,并且煤矿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他们。
胡淑萍还表示,这些年,煤矿工人的工资待遇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但与此同时物价上涨也很快,只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除了吃饭住房,就没有多少节余的钱可以支配。这些年煤矿的效益也好了,希望煤矿工人的待遇再高一些。
难点二:不能只打温情牌
周宝生:高管鞠个躬就能留人吗
“企业高管向企业职工鞠个躬就能留住人才了吗?我看这不是个办法。”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嘉鱼县官桥八组组长、田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宝生在面对“招工难”这个问题时,显得气定神闲。“我们企业的工人,基本没人愿意离开。”
在这个拥有煤矿、乡镇实业和民办高校等产业的民营企业家看来,打再多“温情牌”,不如为企业工人的生活解决些问题来得实在。比如住房、五险一金和工资待遇。在他的企业,只要向员工承诺过的待遇,他一定会想方设法兑现。“员工和企业一起成长,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这样做,哪里还会有用工荒?”
陈清华:消除农民工与城市的隔阂
“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很多人在进入城市后难以找到合适的社会位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监督委员会副主任陈清华呼吁,消除农民工与城市的隔阂,让其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陈清华委员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经济地位从总体上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他们没有返乡务农的意愿,没有务农的技能,也没有享受和城里人同等的待遇,既不能“安居”,也无法“乐业”。
为此,陈清华委员建议,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剥离附着在户口上的不公平福利制度。加快制定新生代农民工落户城市的政策,进一步探索提供均等的医疗、养老和就业等公共服务。
难点三:打工者没有归属感
李书福:让劳动者体验到自身价值
在政协委员、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沃尔沃汽车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今年的提案中,“用工荒”是一个重要关键词。“为什么不少企业稳定不了职工,会大面积出现用工荒呢?关键在于中央一系列的职工权益保障措施还不能完全落到实处,让一线劳动者真正体验到受尊敬的自身价值和利益保障。”
李书福称,目前各地出现的“用工荒”现象已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薪酬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些年来一线劳动者的权益被忽视,使他们的归属感严重缺失。李书福指出:切实保障员工权益,是缓解“用工荒”的关键一步。
苏如春:改善职工的保障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商联副主席、西部中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如春表示,“用工荒”让企业意识到充足的人才资源是企业经营最大的财富,只有提高对员工的重视度才能留住人才。“用工荒”已不只是薪酬问题,更深层原因是一线劳动者的权益被忽视,其归属感严重缺失。他认为要加强员工的归属感,不造成企业劳动力流失,应该进一步改善职工的保障环境。
■百姓声音:期待就业能公平发展
作为公平社会的另一基石,就业公平因其关乎人生“起跑线”而备受舆论关注。“现在关系没有过去那么好使了,因为社会在进步,关系人情这方面的东西就淡了。”张魏周如是对记者说。他刚辞去一份工作,希望愈见公平透明的就业环境能够助他顺利“再就业”。
相形之下,25岁的赵雨若便显得没有那么自信。去年毕业之后,她在求职路上屡屡受挫。“性别歧视在当今求职中还是很常见的,希望两会能有代表委员关注到这些,为女性就业者发个声。”她说。
河北大学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苏晓宇最近有些苦闷。抱着20多本从校级到国家级的证书,感觉自己综合素质还不错的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精心准备的上百份简历,竟没得到几次回复。在仔细研究了招录单位后,苏晓宇突然发现,有的单位根本没有公布招录程序,更别谈信息透明、社会监督了。当不知道自己到底考了多少分、究竟是怎么“死”的时候,他却亲眼目睹了身边的一位同学是如何一步步托关系进了一家好单位的。“要不是在陪早已内定的的人‘演练’,要不就是在有关系的人中间‘死去’。一次次希望,最后又一次次失望。”感慨之后,他依旧在为找工作奔波着。
其实,在大部分求职者看来,找工作无论多苦、多累都没关系,只要就业环境能够更加的公开、公平、公正,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实现梦想的机会,“哪怕只有一次”。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