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经 > 正文

三一总部迁址北京背后:资金趋紧财务费负债大增
2012-11-23 14:34:27   来源:新浪   评论:0 点击:

  三一重工[微博]重大事件
  
  1989
  
  梁稳根等人筹资创立湖南省涟源市焊接材料厂,这是三一重工的前身。
  
  1992
  
  将总部从涟源迁往长沙。
  
  2003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2005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成功,成为中国股改第一股。
  
  2011
  
  梁稳根以700亿元身价首次成为“2011年中国大陆首富”。
  
  2012
  
  经历裁员门等一系列事件后,决定迁址北京。
  
  各方反应莫名惊诧
  
  2012年,只要是关于三一的消息,总能引起极大的轰动,正如上个月起诉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如前日突然宣布要在两个月内将总部“迁都”北京。
  
  20年前的1992年,梁稳根和他的创业团队将总部从涟源迁往长沙,开启了三一腾飞的历程,而对于这20年后的二次“迁都”,三一员工以“震惊”两个字来描述获得上述消息的心情。“事先没有任何征兆,最高层从讨论到进入决策程序,大约半个月不到。”
  
  尽管三一高管表示,此举是出于国际化的需要,但有分析称,业内多年的恩怨是导致梁稳根去意已决的重要因素。于是乎,有人在微博上大发感慨:长沙两大重工,再也不用做邻居了,三一集团总部或迁往北京,职能总部年内完成搬迁;会有多少员工失业呢?或者会怎样安排员工呢?另一重工会收留吗?
  
  也有人在疑问,三一给湖南提供了数万个就业岗位,还是当地的纳税大户,三一一走,当地损失不可估量,“为什么没有看到当地政府部门对三一的挽留呢?”
  
  三一搬迁的背后,是否另有隐情?搬迁对于公司经营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也有待于时间的检验。三一重工最新的财务报表,或许能解读一点玄机。
  
  三季报初显窘态
  
  今年的三季报,无疑是三一重工历史上最难看的财务报表之一。负债数据已经悄然露出狰狞面目,长期贷款大幅增加。截至6月底,公司长期贷款较去年同期增加113.55亿,增幅达到332.77%,资金链骤然绷紧。
  
  在财务费用和负债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三一重工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却未能出现同步增长,与去年三季报相比,三一重工三季报净利润减少18亿元,戳破了高速增长的神话。比中联重科(8.18,0.03,0.37%)少11亿元。
  
  更令人忧虑的是,三一重工今年财务费用12.2亿元,超过去年同期一倍以上,而作为三一重工的同行,中联重科今年三季度的财务费用仅仅为3.79亿元,还不到三一重工的三分之一。而在低得多的财务费用之下,中联重科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在上半年出现了同比20.59%和21.47%的增长,而其销售额与三一差距不到4%。
  
  不论是与自己比,还是和同行比,三一重工的窘境都彰显无遗。搬离生于斯长于斯的湖南,能扭转当前这种窘境吗?
  
  外迁企业命运多舛
  
  作为湖南人引以为傲的一家名企,三一集团将总部迁出湖南迁往北京,不免让人想起另外两家有过同样做法的企业:一是李途纯的太子奶搬到北京,二是创智科技“迁都”深圳。
  
  李途纯1996年在株洲创办太子奶,在企业进入快速成长期的2003年底,把总部搬到了北京。立足首都的太子奶,招商引资成为李途纯离开湖南后最主要的工作。为了筹得足够的发展资金,他甚至不惜与国际著名投行签下令人看不懂的“对赌协议”,最终不仅丢掉了企业,彻底从太子奶出局,还把几大投行拖进了投资收回无望的深渊。
  
  随着李途纯的锒铛入狱,太子奶的宣告破产,这家企业的辉煌和这位企业家的传奇,至此黯然落幕。
  
  如今濒临退市一线的*ST创智,又何尝不是一样?起家于长沙的创智科技,曾比华为、中兴等企业更具知名度,有人说:在中国IT企业史上,创智科技有着浓墨重彩的地位。
  
  然而,正是这样一家“本应最有前途的”IT企业,在新世纪(9.71,0.06,0.62%)初将公司注册地迁往深圳后,也许是借壳上市太顺利,也许是与微软[微博]合作太容易……竟然让曾经会骑着摩托车迅速为客户解决难题的丁亮,几乎没有心思放在业务上,更多是琢磨如何在资本市场上玩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2007年5月,由于连续三年亏损,*ST创智被暂停上市。此后,创智一直没有停过谋求通过重组恢复上市。由于一直得不到中小股东的支持,11月7日,一纸终止与大股东大地集团的资产重组公告,几乎为*ST创智下达了死亡判决书。也许再过不了多久,关于创智科技的传说,也会和时间一起陨落,毫无痕迹。
  
  事过境迁,再来比较一下太子奶和创智,其实在他们迁离湖南的时候,都已经榨干了本地的政策政治资源,在造血功能出现障碍的时候,恰恰又在当地很难再找到输血路径。当时他们的困境已经露出冰山一角,却仍在高调扩张。这过去不远的一幕,让关心三一重工的投资者们,暗暗捏了一把汗,也让三一重工的各界老乡们,更衷心地为他的远行祈福。因为三一重工所积累的各种强大资源,毕竟非一般企业可比。
  
  记者手记
  
  “迁都”并非国际化
  
  的必由之路
  
  对于此次从湖南迁往北京,三一重工的理由是出于公司的国际化需要。难道国际化真的需要三一重工“背井离乡”?
  
  早在“迁都”之前,三一重工的国际化道路就已经开始。从2003年起,三一在全球建立了近170家销售分公司,2006年至2011年,三一重工更是相继在印度、美国、德国、巴西和印度尼西亚投资建设海外产业基地。近日梁稳根又宣称三一重工今年的国际化收入将达100亿元。可见三一重工的国际化并未因其所处地理位置而受阻滞。
  
  更为重要的是,三一重工总部所在地长沙号称“工程机械之都”,这里聚集了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6.69,0.04,0.60%)3家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产值1200多亿元,占全国的23%,占全球的7.2%。无疑,长沙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某家工程机械企业要实现国际化,长沙才是它应该去的地方。
  
  以企业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美国来说,诸多大型跨国集团都分布在各产业聚集地:思科、英特尔[微博]、惠普[微博]、朗讯、苹果等公司散布在加州北部,却改变了历史;波音在西雅图也能飞遍全世界;曾长期雄踞世界最大公司宝座的通用电气,甚至坐落在偏远的康涅狄格州的不知名小镇。就像一家汽车公司绝不会为了实现国际化,而要离开聚集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微博]和克莱斯勒的底特律,迁往华盛顿一样,显然,国际化,不应成为此次三一重工“迁都”的理由。■记者李庆钢
  
  

相关热词搜索:三一 总部 迁址

上一篇:陈晓联手中邦募资5亿元 赌酒店改商品房再出售
下一篇:俏江南湖南市场遭遇寒潮:排队盛况已成往事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