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经 > 正文

LV等洋品牌价格内外有别 监管宽松国标落后遭疑
2012-11-02 11:24:15   来源:新浪   评论:0 点击:

  21世纪网国人,你幸福么?终于穿得起千元耐克,却发现同款比美国少了一个气垫、贵了五百元。近日,北京工商部门针对企业“双重标准”开出第一张罚单,耐克体育公司因上述问题被罚487万元。
  
  洋品牌的“双重标准”由来已久。同一款LV的SPEEDY25手袋在中国专卖店售价19200元,比美国和法国分别贵3600元和5200元。据IMF官方数据,2011年中国人均GDP为5414美元,位列87名,21世纪网估算,该数值约为美国的1/9,法国和日本的1/8,香港的1/6。
  
  除了瞠目结舌的价差,洋品牌的售后服务和产品质量问题也多次见诸报端。
  
  究竟是谁宠坏了国际大牌?
  
  
  天价税堆出的奢侈
  
  洋品牌价格内外有别,在奢侈品上可见一斑。
  
  “有的内地人,随便搭上一班飞机去香港,独自在奢侈品店里逛一下午,随便买一些奢侈品,不发一语,然后再返回内地,当没事发生过,觉得这才是一种体面的生活。”
  
  此段话出自《谁是最体面的人?》一文,体面的背后,是大陆奢侈品价格全球最高,消费者将大把钞票撒向海外的尴尬。
  
  据施华洛世奇官网显示,同一款LovelyCrystals手表,在大陆售价为6600元,而在香港售价5,450港币(折合人民币约4390元),欧洲售价EUR490.00(折合人民币约3954元),是大陆售价的六到七折。
  
  上海正见品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崔洪波对21世纪网表示,国内奢侈品全球定价最高,主要在于中国对奢侈品牌征收的重税(关税,奢侈税等),同时由于中国日益高昂的商业租金,及开店所需耗费的一系列管理和销售费用。
  
  “除关税,消费税外,奢侈品在国内销售环节还需缴纳增值税、营业税等,综合税负较高,导致最终零售价比进口到岸价格高出2/3以上。”据悉,在物流环节还有高昂的过路费、进场费、物流费等。
  
  据广发证券(13.17,-0.10,-0.75%)研报图表,中国大陆对奢侈品征缴关税范围在6.5%-35%之间,其中珠宝的关税最高为20%—35%,化妆品最低。整体而言,奢侈品的价格差都在20%以上,最高价差在300%以上。
  
  “除了重税,一些奢侈品牌在直营的同时还有代理商销售,代理商会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价格。”崔洪波补充道。
  
  商务部门调查显示,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这五类产品的20种品牌高档消费品,国内外的差价明显:国内市场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
  
  内地对奢侈品的征税。21世纪网配图
  部分奢侈品的国内外价差。
  商务部贸易研究院消费经济部副主任赵萍认为,综合进口税率过高是国内外奢侈品价差的主要“推手”。“我国对奢侈品征收的税率在国际上属于中上水平,应该适度降低奢侈品进口环节的消费税和关税。”
  
  价格高企、品种不全,让国内的奢侈品爱好者们选择“用脚投票”,重金抛向海外市场。今年一季度以来,被称为全球奢侈品增长引擎的中国内地市场表现出下滑趋势。
  
  今年一季度奢侈品牌在中国的销售同比整体性下降了15%~20%,包括位列前三的LV、GUCCI[微博]、PRADA今年一季度在中国的同店销售增长都是下降趋势。
  
  据汇丰银行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现在世界大约四分之一奢侈品的买家是中国公民,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旅客在海外购买高档商品消费折合人民币近3000亿元。
  
  近些年来,降低奢侈品关税的讨论屡见不鲜,在今年的两会上,有委员就对财政部暂不降低奢侈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消费税的决定提出异议。也有委员认为,中国的税率、税基跟进口政策相比品种不够多、范围不够广,许多商品进口环节税收降得不到位。
  
  对此,财政部的答复是:奢侈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消费税并不高,进口关税并不是促使高档消费品在国内价高的主要因素。以进口高档手表进口完税价格1万元/块为例,多数手表到岸价格仅为零售价格的25%左右。15%和20%的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消费税在其最终零售价中只占3.8%和6.9%,对零售价影响较小。
  
  崔洪波对21世纪网表示,即使中国官方调低关税,也不能保证奢侈品厂商调低单价,高价位是定价策略,主动降价会损害形象和销量,厂商和政府之间存在博弈。
  
  据悉,在财政部宣布2012年1月1日下调730多种商品进口关税后,包括SK-II、雅诗兰黛、卡地亚[微博]在内的多个知名护肤品牌先后涨价,提价幅度最高超过10%。
  
  出现类似情况的还有洋奶粉,短短几年间,洋奶粉均价已经闯进三百大关,经过2011年底调价后,部分奶粉价格火箭式上升,甚至"奔四""奔五",关税下调,原材料、成本下降,都没有阻挡洋奶粉涨价的脚步。
  
  宽松监管纵容洋货双标准
  
  如果洋品牌国内外差价悬殊的原因尚可推给重税,那么质量和服务上的差别又该归咎于谁?
  
  同一款耐克篮球鞋,在国外销售的双气垫到国内缩水成单气垫,而价格却贵了足足五百元。在罚款决定公布后,耐克虽然承认在广告中做了部分不实宣传,但同时也声明,自己遵守了中国政府发布的质量规定和本公司的质量标准。
  
  上海华荣律师事务所律师许峰对21世纪网称,耐克公司涉嫌虚假宣传,同时触犯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条“对商品或者服务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和《广告法》,两法不能重复处罚,主要依据《广告法》,责令广告主停止发布并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并对负有责任的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处以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处罚的额度要根据获利情况而定。
  
  这是工商部门对外资企业“双重标准”开出的首张罚单,但洋品牌对中国消费者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和产品召回等方面的歧视性政策,却由来已久。
  
  2009年以来,强生产品在各国被召回25次,但召回基本不涉及中国。截至今年上半年,国家质检总局共拦截并销毁1236批次进口食品、化妆品,其中亨氏、总统、帕斯卡乳业等知名国外乳制品品牌位列其中。去年八月初麦当劳[微博]汉堡被曝“原料暴晒、蛆虫鸡翅”,令企业和消费者都很受伤。
  
  “洋品牌耍大牌有两方面原因,中国国内监管力度太弱,让洋品牌执行双重标准侥幸过关,其次是有些洋品牌对自身品牌不负责任,利用中国消费者的崇洋心理,虚假宣传,偷工减料。同时,在品牌的代加工过程中也存在管理不严的问题。”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董事兼副主任甘元春对21世纪网表示。
  
  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永补充道,跨国公司一到中国就“变质”,还有一个原因是违法成本过低。“我们的很多处罚只有欧美的几十分之一,算是毛毛雨。
  
  崔洪波坦言,在产品服务方面,不能片面要求外资的全球服务标准相同,首先要看所在地的市场销量、生产成本、现金流、回报周期等能否支撑服务体系,其次很多国际品牌在华合资,如华晨宝马、一汽大众等,管理标准会根据合资方的要求进行调整,“品牌商只做适合的事情而不做违法的事情。”
  
  落后国标后遗症
  
  对耐克的一纸罚单引来国人的一片叫好,各大门户网站上相关报道的评论长达十几页,很多网友甚至法律界专家高呼,四百多万的罚单处罚太轻。
  
  “任何处罚标准都要依据法律严格执行,不能因为企业规模大就加重处罚。没有国家法律要求同样商品在不同国家价格和质量统一,国内的部分行业标准是很低,但是如果标准与国际接轨,那么国内有些企业就无法生存。洋品牌的违法成本低,中国本土品牌不也是如此么?”前述律师许峰对21世纪网坦言。
  
  对比洋品牌在华的双重标准,中国标准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以乳品行业为例,三聚氰胺事件后,围绕中国乳品标准的争议在不断发酵,2010年出台的生乳新国标被批倒退25年,其中菌落总数放宽四倍后,是美国、欧盟标准的20倍,生乳蛋白质含量也远低于发达国家3.0克以上标准。
  
  乳品广州市奶业协会会长王丁棉炮轰,中国乳品标准创全球最差标准,标准制定被伊利、蒙牛等大企业所左右。
  
  洋奶粉在国内超市售价频频上涨,但品牌数量爆发式增长,同时也催热了洋奶粉代购市场。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2011年海外代购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65亿元,奶粉是主要代购领域。
  
  海关总署2011年3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八成以上的国内消费者认为,国外奶粉质量优于国内奶粉。
  
  除了乳品国标,还有食品安全、电梯生产、汽车工业、住房安全等等国标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
  
  中国标准的落后,部分国货粗制滥造,客观推动了国人对于洋品牌的追逐,甚至是盲目轻信,让部分跨国公司变得“傲慢”。落后的行业标准绑架了行业,政府的“宽容”让部分中国制造的质量向下发展,最后损害的消费者、企业的利益和政府公信力。(21世纪网战瑞琬)
  
  

相关热词搜索:洋品牌 价格 内外有别

上一篇:东方航空部分航班不配热食 航空餐饮标准缺失
下一篇:阿迪等14洋品牌户外装含毒 可致生育率下降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