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经 > 正文

赛维LDK深陷内忧外患 光速神话落幕
2012-05-22 20:52:25   来源:   评论:0 点击:

\

  经历了2010年的火爆行情,光伏产业在2011年急转直下,在欧债危机、美国“双反”调查、国内产能过剩等内忧外患中,整个产业集体步入寒冬期。
  
  在此背景下,江西赛维——这家当年号称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商,发展一度堪称“光速”,如今却债台高筑,深陷“供应商堵厂门”、“公司大裁员”等各种风波中。
  
  根据该公司四季报,2011年四季度赛维负债总额高达60亿美元,负债率达到87.7%。
  
  是什么让赛维如此脆弱?是这个产业的寒潮来势太猛,还是赛维自身的“光速”战略使然?上证报记者近日深入赛维在苏州等地厂区调查,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
  
  ⊙记者陈其珏
  
  4月17日上午,浓烈的春日暖阳将苏州吴中区苏旺路映照得白光烁目、温煦宜人。路边的一座大厂也仿佛被这股春意烘培得熏熏欲醉,四下里静寂无声。
  
  这座厂占地约37000平方米,较之5个足球场尚大了几分,但从围着的铁栅栏望进去却看不到几个人影,唯有一只只装货的大木箱在厂区空地上孑然堆放,每个箱子上都印着三个大写的英文字母——LDK。
  
  LDK是赛维公司的股票代码,据传来自公司董事长彭小峰名片上的一行字——“LightDKPeng”,意为“超越光速”。当年,这家号称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商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实现从无到有、继而赴美上市的“奇迹”,还创下中国企业在美国纽交所IPO的规模之最,发展速度的确堪比“光速”。
  
  不过,眼前这座赛维设在苏州的组件厂却很难和“光速”联系到一起,整个厂区死气沉沉,甚至连一般工厂中常见的往来穿梭的卸货车、叉车也踪迹全无。而更奇的是,位于苏旺路的厂区正门口还横向停放着两辆首尾相连的大卡车,正好将厂门整个挡住,仅留下一小段空隙供人员出入。
  
  沿着厂区绕行,拐入与苏旺路相交的北官渡路,走不多远就来到工厂的边门。只见这里的景象竟和正门处一模一样:也是横向停放着两辆大卡车,卡车外还堆放着几摞卸货用的木板与货架,同样将大门堵得严严实实。在卡车后方的大门柱上挂着一块铭牌,上面是“厂区货物进出通道”几个大字。
  
  显然,任何车辆都已无法从这座组件厂的正门与货物进出通道正常出入。
  
  赛维到底出了什么事?
  
  堵门索债
  
  晌午时分,工厂终于现出一些人气。林云(化名)和两个同事从厂区正门的狭小通道中走出,来到马路对面横七竖八停放着的几辆小轿车中间,打开其中一辆的车门,从车内拿出罐可乐猛喝了一大口。
  
  “这几辆车是供应商派来的,都堵了几个月了,原料进不来,货也出不去。”在与记者攀谈时,林云透露了这几辆堵门卡车的来历。
  
  据他称,由于厂门被堵,他自己的车也只能停在马路边。记者注意到,就在赛维厂正门的苏旺路上,类似这样被迫停在厂区外面的车子还有不少。
  
  至于堵门的原因,林云称是欠供应商钱的关系。“现在我们厂也处在半停产状态,很多工人都不来上班了。”林云的一位同事插口道。
  
  林云则表示,相信问题总会解决的,现在厂里是先生产,等以后堵门问题解决了再出货。
  
  告别林云,记者又遇到另一位40多岁、主管模样的赛维老员工。他告诉本报记者,到目前还未听说有哪家供应商已拿回全部的欠款,但问题一直在积极解决,“现在行业不好,产品销不出去,每家光伏企业资金都很紧张,哪来的钱呢?”
  
  他透露,赛维欠款最多的一家供应商,所欠资金高达数千万元。
  
  而按照另一位供应商的说法,拖欠最多的供应商所欠款项可能上亿,如欠某钢线供应商的钱就达到两个亿。
  
  本报记者随后从多个渠道找到了几位赛维的供应商,分别来自清洗制绒、广告印刷、备品备件、办公用品甚至水处理等行业。一位从事进口备件生意的供应商业务员王小姐告诉记者,赛维一共欠了他们近40万元,今年年前要了10万回来,但余下近30万却说要等有钱了再还。
  
  据她透露,她所在公司和赛维的合作原先一直正常,基本每笔业务都是两个月付一次款,“但没想到去年7月份最后几笔货票过去不久就出事了。”
  
  “昨天老板已经请了律师。我们做业务的压力也很大,老板催得紧,一分钱也要要回来。”她说。她同时向记者介绍了要债的窍门,“现在问赛维要钱的话,找一般部长都没用了,只有直接找厂长。厂长同意的话财务那边才会批。”
  
  “其实他们家业务还是不错的,做的东西很多,可惜就是没钱。”王小姐颓然道。
  
  另一家供应商则宣称,赛维欠了他们1000余万元,“之前堵门还能要回来点,但现在堵门也没用了。”
  
  “前阵子光伏市场不景气,本身订单也不多,就算堵门了也不会带来太大影响。”上述40余岁的赛维老员工对记者说。
  
  不过,也有少数供应商的确拿到了据称与欠款等价的货物,只是真实的价值却难以估量。
  
  “我们的货款虽然要过来了,但收的是硅片,到现在还存在仓库里,一片也卖不出去。”一位从事多晶硅料研发和生产的供应商负责人说。
  
  裁员风波
  
  随着欠款的增多,一些供应商已开始被赛维所拖累。
  
  “按照我们年报的披露,赛维去年欠公司的款项约6000万元,是所有欠款单位中最多的一家。今年一季度,我们还在向他们供货,但如果欠款长期不还的话,
  
  但如果欠款长期还不了的话,我们也要考虑自己的资金周转。”恒星科技(6.47,0.05,0.78%)董秘办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作为河南一家生产多晶硅切割用超精细钢丝的上市公司,恒星科技去年5月曾宣布与赛维签订《采购合同》,将向后者供应超精细钢丝5200吨,约占到公司去年产能的1/3。正是由于有了这笔订单,分析师看高其2011年每股收益至0.64元,但最终公布的年报显示其去年每股收益仅为0.13元,和预期相去甚远。
  
  就在多家供应商仍在苦苦等候欠款的同时,赛维开始大裁员的消息却在坊间不胫而走。这也再度引起供应商们的恐慌。
  
  起初,裁员的消息来自一位赛维员工在网上的发帖。该员工称,“刚刚主管给我们开完会,说是在公司没满3年的员工将全部裁掉,满3年的可以去留自定……做满3年,补3个月工资,是要满一个月后发一个月,分3个月才补清。大家都要走人了。”
  
  对此,林云向记者表示,位于江西的公司总部的确已开始裁员,硅片厂裁了不少人。但他所在的苏州组件厂还没有得到裁员的消息。
  
  而赛维官方对裁员的解释则是“重要人事调整”,称主要为了优化生产结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据称,调整主要集中在公司的硅片事业部,所有副主管和助工以下级别的员工将面临两个选择:一是被调往南昌组件厂接受培训上岗,二是在原厂内面临末位淘汰。
  
  “其实都不用裁员。产能开不满,加班就少;加班少了工资就少,工人自己就走了。”上述苏州组件厂赛维老员工告诉本报记者,前年市场好的时候,工人一直有机会加班,但去年以来加班明显少了。
  
  尽管在国内公开场合,赛维从未用“裁员”来表述这次“人事调整”,但在4月30日举行的2011年四季度业绩发布电话会议上,公司高层还是承认了裁员的事实,并公布了相关措施和过程。
  
  据该高层介绍,去年第三季度时,公司总人数约2.7744万人,而去年年底时这个数字已降到了2.4449万人,裁员3295人。而今年开春至今,公司又裁员5000多人。截至4月份,赛维的员工数为1.9495万人。相比2011年7月份,员工数已减少了9078人。
  
  不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裁员计划还是遭遇一些意外。按照计划,今年4月开始的裁员将进行两轮,4月15日前要全部完成,但第二轮裁员至今尚未进行。
  
  此外,由于补偿金未及时发放,一些被裁员工已前往江西新余总部总裁办交涉。另一些未被裁的员工则发现,他们3月份的工资也没有按时下发。
  
  记者随后分别从赛维苏州厂与赛维合肥厂的多位员工处了解到,这两座厂的工资还在照发,并未出现拖欠。
  
  收购疑云
  
  无论是拖欠供应商的货款,还是拖欠员工工资乃至直接裁员,无不折射出一个现实:赛维资金链吃紧。
  
  去年三季报显示,截至2011年9月30日,赛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计2.626亿美元,而短期负债达到23.54亿美元,接近其现金的10倍。至于公司的负债总额则达到58.51亿美元。
  
  而最新公布的四季报显示其资金状况仍未有好转:截至2011年12月31日,赛维的短期负债虽略有减少,但负债总额却进一步增加至60亿美元,负债率从三季度的80.6%继续攀升到87.7%。
  
  “一般公司负债率70%已经很高了,健康一点的话应该是50%-60%,更好的像娃哈哈就没有负债。但赛维这样的负债水平显然已非常危险,因为借来的钱还是要付利息的。”一位熟悉赛维内情的光伏行业资深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一般借债的年息至少6厘(6%),有的行业利润率很低,都未必有6%,相当于做一年都在为别人打工。
  
  而赛维的利润率甚至已跌至负数。去年四季报显示,赛维去年四季度的毛利率仅为-65.5%,当季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高达5.887亿美元。
  
  另据彭博新闻社数据,截至2020年之前赛维LDK需要支付未偿贷款本息和总计达100.1亿美元。
  
  “哪家光伏公司没点债务,每家公司上、下游都有欠款,我们的付款率还是比较高的。就算有个别从去年欠到今年的情况也很正常。拿我们公司来说,也有欠我们两年的钱没有还的。这两年的三角债的确比较严重。”赛维LDK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佟兴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解释债务问题。
  
  他表示,赛维公司的上游有几十万种产品、几万家供应商,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满意,“我们向下游卖出去的货也有不给钱的,国内外都有。”
  
  不过,即便负债率水涨船高,赛维仍在全球挥动收购魔杖。
  
  今年1月3日,德国光伏企业SunwaysAG宣布,与赛维达成协议,后者将以约220万欧元认购该公司定向增发的579万股新股,认购完成后,赛维将总计持有该公司约33%股份。
  
  数天后,赛维又宣布,以约3300万美元收购美国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SPI”)70%的股份。
  
  “所有并购的背后都有故事。”上述光伏业资深人士意味深长地说,“以赛维收购Sunways来看,其实是迫不得已,因后者一直是赛维的合作伙伴,最后倒欠了赛维很多钱,自己也要濒临破产,只能通过被收购来解决。至于SPI则原先是帮赛维在美国卖组件的公司,也欠了赛维很多钱,还不出来就要求被收购。”
  
  据了解,Sunways很早就开始了与赛维的合作,最初是在多晶硅设备领域。因赛维在成立初期买不到还原炉,最终还是靠Sunways帮其在德国买到二手的还原炉。而随着赛维业务的不断扩张,双方合作领域也延伸到组件和系统集成。
  
  “赛维很多收购都是这样,这不能算是真正的商业行为。”该人士说。
  
  法兰克福EquinetBankAG银行分析师StefanFreudenreich也表示,Sunways迫于资金压力,除了将自己卖给赛维已别无选择。
  
  “赛维可能认为自己抄了一个底,但我认为一个企业是否值得收购,要看技术成长性,而不在于价格。”另一位业内龙头企业高管如此评论。
  
  不过,至少从账面上看,赛维在收购SPI后有所增值。
  
  硅料之殇
  
  在很多人看来,赛维之所以陷入今天的困局,和当年巨资押注多晶硅项目不无关系。因多晶硅价格持续不振,彭小峰当年斥巨资启动的多晶硅项目已严重受制。也正是由于在硅料制造上投入太大资金,却无法如期回收,赛维的资金链开始绷紧。
  
  “其实就差一年。”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如果赛维能够提早一年实现多晶硅项目投产的话,那将会赶上多晶硅最后的好时光并快速收回投资。但彭小峰可能对多晶硅项目的难度过于乐观了,“要知道,硅料和硅片还是有本质不同,前者不是买几条生产线、挖几个技术人员就能建起来的”。
  
  一个例子就是全国最早的多晶硅千吨线——新光硅业,其从开建到2007年2月28日投产就经历了数年,即便投产后产量提升也非常缓慢,整个2007年产量才230吨,一年后也只达到65%的产能。
  
  也正是由于达产时间一再推迟,赛维硅料项目的上市计划也被迫顺延,其造成的后果则是赛维当初与投资方签署的“对赌”协议可能面临失败。
  
  去年1月,国家开发银行等几家主要中资银行下属的资产投资公司(下称“投资方”)与赛维达成出让后者旗下多晶硅厂部分股权的“对赌”协议。根据协议,投资方将从赛维LDK硅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总额为2.4亿美元的可转债优先股。协议同时规定,如果2011年度这一投资的内部收益率达不到23%,赛维LDK必须用现金来补偿投资方,但如果赛维LDK的多晶硅厂能够在2011年成功分拆上市,投资方将放弃这些潜在的补偿。
  
  事实上,这已是赛维历史上第二次参与“对赌”,第一次是为了引进风投、完成上市。当时,成立仅1年的赛维和法国NBP亚洲投资等基金签订“对赌”协议,最终赌赢了;但这第二次“对赌”的结果却殊难逆料。
  
  对此,佟兴雪向本报记者确认,国开行、建银国际、中银国际占公司硅料项目的股份大约是18.5%,以股份进来,国开行还在下属硅料厂拥有董事席位。但他表示,这些都是正常的融资,不愿过多解释,因为“并不是需要大家关注的东西”。
  
  “我们硅料项目的IPO还在进行,没有什么大的困难,只是要选择一个好的时间点。”佟兴雪称,硅料业务还是有利润的,去年利润相当可观,超出预期。但当前市场价格跌得比较低,因为光伏全产业链都在赔钱,价格已失去理性。
  
  在他看来,不能用短期眼光看行业长远发展,“光伏行业的起伏很正常,更何况这次主要是欧债危机及国内产能结构性过剩引起的恐慌,但这不代表未来。光伏行业变化很快,要做综合的判断分析”。
  
  “硅料项目其实对赛维的伤害很大,因为本来准备在香港上市却到现在还上不了。”上述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如果当下硅料还是很紧俏,则没关系,只要做出来就能卖出去;但硅料价格现在打成这样,你的投资这么大,固定成本就很高,为什么还要买你的(硅料)?”
  
  据他透露,为推动硅料项目上市,赛维去年曾想了一个办法,即先将多晶硅项目的股权分拆,抵给债权人,等上市后再折现。
  
  “此举可谓一箭双雕:对债权人来说,这里面还有故事可讲;对香港联交所也能宣称股权都已卖掉。但最后联交所还是不同意,因为它在想为什么股权都是你自己去安排,而不是拿到市场上去认购。此外,联交所还担心上市后的抛盘压力太大,对股民不好交代。”该人士说。到目前为止,关于赛维硅料项目IPO的最新说法是推迟到今年年中。而在最近这次业绩会上,公司CFO赖坤森透露,去年四季度,赛维多晶硅销售收入已从3570万美元下降到2430万美元,多晶硅业务的毛利率则由正转负。他还透露,去年四季度时公司多晶硅的平均成本为每公斤42.3美元。
  
  最新数据显示,当前国际多晶硅最新报价已跌至每公斤21-28美元。而在2008年,多晶硅价格最高时一度接近500美元/公斤。
  
  显然,危机远未过去。
  
  记者注意到,就在赛维苏州组件厂大门的进门处挂着一块横幅:“应对危机,我们在行动”。或许,这是赛维又一次自我救赎的开始;也或许,这是一场“光速”疯狂的终结?
  
  

相关热词搜索:赛维 深陷 内忧外患

上一篇:赛维生死劫:输血20亿是杯水车薪
下一篇:强生公司第二季度利润大幅下滑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