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家李拨云:用匠心奏出城与人的温情乐章
2022-06-16 10:38:24 来源:一闻网 评论:0 点击:
“音乐可以称做是人类的万能语言,人类的感情用这种语言能够向任何心灵说话,被一切人理解。”音乐,也可以是一座城市的语言,爱乐之人受它召唤而相聚,又为它续上另一段温情乐章。作为音乐家,无时无刻认真对待每一个音符,不断拓宽曲目量,是她人生的必修课……
1. 您的家乡是哪座城市?它给您留下了什么印象与记忆?
李拨云:我是四川南充人,对家乡的记忆,大多留在去学琴或回家的路上。那时我八岁,家在南充,老师在成都,两城还没通高速时,一般由父亲陪我乘火车去上课,偶尔还有一位师哥同行。久而久之,我们就和列车上的乘务员们熟络了。一次,适逢某位乘务员生日,其他人逗我们说:“给她拉一个‘生日快乐歌’。”我们一边拉琴,大家一边跟着唱、跟着跳,而后车厢里不相熟的人也加入了进来……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音乐打破了陌生人之间的藩篱,它是“万能的语言”。
在学小提琴之前,我还学过一段时间舞蹈,因为跳得不错,被选为领舞。当时我们正为一个舞蹈比赛做准备,练习完后,老师却把我换到了后排——理由是我的手指不够纤细。从那之后,我一直对自己的手形有些自卑,直到遇见我的音乐启蒙老师——赵普生先生。我们第一次见面,他就托着我的手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适合拉琴的手!这是天才的手。”可想而知,这句话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有多么重要。我想,正是家乡这些人和充满温情的点滴,推着我向音乐道路上靠近。
2. 现在生活在哪座城?它对您的音乐生涯有什么影响?
李拨云:辛辛那提。我在 2012 年被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录取,毕业后继续在这里攻读研究生、博士生,现在为预科部教师。辛辛那提是美国俄亥俄州西南部的一个中型城市,它并不像其他大城市那样繁华、有那么多故事,我对它的感情,也更多是因为生活在这里的人而生。
我的导师科特·萨斯曼斯豪斯是德国人,因为长期在辛辛那提大学任教,所以生活在这里。他的教育方式非常特别。以前老师们都会告诉我“应该怎么做”,但他不一样,他会让我先去尝试、试图了解我,再告诉我如何改变能更好。而且他相当鼓励我对新曲目的不断挑战,这也让我的曲目量在二十岁左右就有了长足的积累。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事,是某天他突然在上课时对我说:“我觉得你进步很大,学得很快,正好最近有一个比赛,我想带你去。”要知道,当时他的学生、我的师哥师姐们都非常优秀,但他还是坚持选择了我,并且告诉我:“我觉得你会在这场比赛里能学到很多,多参加比赛也会帮助你拓宽曲目量。”这件事使我对“比赛”的看法也发生了转变。参加比赛远远不止是为了“拿奖”“挣面子”,更深的意义在于看、听与学习。经过不断的参与学习,这样的教育方式对我曲目量的累积和演奏品质的提升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3. 能否谈谈印象最深的一次演奏经历?是在哪儿完成表演的?
李拨云:我觉得音乐是一种超越语言的交流,所以每一次与观众“沟通”都是我无比珍视的经历。当然,在这些演奏经历中,有使我非常触动的时刻。
我刚进大学时,导师就曾问我:“你是不是小时候拉得特别好,后来却不进步了?”我确实如他所说那样,到了一个瓶颈期,于是向他倾诉了过去学琴的经历。他说:“那让我们将那个很会拉琴的 12 岁小女孩找回来,好不好?”当时我没有特别在意这句话。但在很久之后,我已经研究生一年级了,跟着他去美国缅因州布伦瑞克(Brunswick)参加音乐节,那天我拉了一首刚学会的曲子,表演结束后,老师非常激动地跑到后台,眼含热泪,拥抱我说:“那个 12 岁、很会拉琴的小女孩回来了。”我大受感动。一是因为长久以来的努力有了回报;二是因为经过这次比赛,我看到了许多平时不曾觉察的温情:原来我的老师记得每一句他对我说过的话,一直关心着我。此后我就更加坚定了:日复一日的努力,能力的积累,乐曲的累积,技艺的不断进步,对于音乐家是如此的重要。
2018年4月,另一件对我有特别意义的事,是突然有一天接到迈阿密谷交响乐团的邀请,代替飞机延误的独奏家演奏整首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这首协奏曲是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这首协奏曲也是最长的浪漫派协奏曲之一。因为其超长的篇幅和其华丽的技巧,也是对演奏家体力和脑力的双重挑战。所以很多演奏家在演奏的时候,选择使用奥尔编定的删节版,而迈阿密交响乐团却一直排练的完整版。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捡起这首曲子,于是在第一次跟他们合作后,当时乐团的经纪人走进后台拉着我说,拨云,你需要经纪人吗?我想你的才能需要被更多人看见。这就是我认识我现在经纪人的过程。但这让我也懂得,庞大的曲目量对于一个古典演奏家的重要性。“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在演奏家的世界里极其适用。
4. 音乐对你来说是什么?演奏时会想什么?
李拨云:音乐可以是一种高于言语的沟通方式,也可以是有教育意义的、有内容的……无法一言以蔽之,但对我个人来说,我把它看成是一个需要被认真对待的事业。我不希望自己因个人情绪、状态等影响演奏,只要站在舞台上,无论如何都要向观众呈现最好的一面。
音乐无疑会带动人的情绪,但我在演奏时,无论表演还是练习,更多关心的是手上这把琴。小提琴有个与其他乐器不太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它的音准,需要我们以最集中的注意力、最较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技术——也就是一颗“匠心”来对待。这时,所有因音乐而生的情感都会回归于演奏本身。
演奏者的表演永远无法达到“完美”,我们永远在追求极致,但绝不会在表演时去寻求突破。表演时,通过对不同的,多样的曲目的表达,才能让观众在听完一场音乐会后有所得,进而继续关注这类艺术。(邓语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用琴弦拨动心弦 用音乐传递爱
下一篇:南充女孩李拨云 纽约奏响“中国之声”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