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留守儿童:当他们难以感受家的温暖
2021-08-30 19:04:56 来源:一闻网 评论:0 点击:
“我一般用三分钟就可以看出来,通过一个孩子的衣着打扮和精神面貌来判断他是不是留守儿童。”方方老师,一名图书馆志愿者老师说到。
父母至少三个月或以上时间不在孩子身边,或者长期被隔代抚养的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根据全国妇联的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大约为5800万人,其中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为4000多万人。截止2018年10月,贵州省留守儿童人数为56.7万人。
父母外出务工是出现留守儿童的主要原因。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这也为留守儿童带来了种种挑战,主要体现在留守儿童自身的生理卫生健康情况较差、对自我认知不足以及不知道如何对待亲密关系等方面。
留守儿童自身的生理卫生健康情况较差
卫生健康情况较差是留守儿童当前面临的非常严峻的一个问题。方方老师提到:“有父母陪伴的孩子身上会干净许多,衣着和举止也会更加得体。而留守儿童则不怎么刷牙,大部分都洗不干净澡,他们的衣服也是脏兮兮的,并且还有些孩子会只穿着拖鞋就进到图书馆里面。”此外,还发生过一件令方方老师十分震惊的事,她说:“有一个留守儿童上课时突然喊牙疼,嘴巴还出血,我一看才发现他的三颗大牙完全被蛀空了,而这里像这样口腔健康有严重问题的留守儿童其实不在少数。”长期扎根在贵州的公益组织--大山小爱的核心员工苏老师也表示:“口腔健康情况较差也是留守儿童们目前面临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在饮食方面,大多数留守儿童的饮食不规律且不健康。山区小卖铺售卖的大多是三无小零食,尤其是辣条非常多,摆了满满一个货架。经常有小孩子捏着几块钱跑进小卖店,又抓着几包辣条跑出,没一会又跑进来再买几包。小卖店门口垃圾桶里面的垃圾也满到溢出来,而其中各式辣条的包装袋占了不小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又加之爷爷奶奶并不会管制他们的饮食,孩子们会摄入非常多的垃圾食品,有经常将辣条当饭吃的习惯,这已经严重危及到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村里小卖部里售卖的小零食 图源:何舒婷
留守儿童对自我认知不足
义务教育阶段是父母帮助孩子塑造三观的最佳时期,但是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无法陪伴孩子,大多数的农村学生会选择去到镇里、县里上全寄宿制的学校,通常一个月才回家一次。这期间,并没有人管控并帮助孩子们明辨在网络上接触到的信息,以及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三观。课余时间,他们会花大量时间来看快手、抖音等社交平台、娱乐软件。与此同时,周围人的话语与行为也成为了他们学习渠道之一,尽管周围人的行为并不一定正确。
留守儿童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大山小爱的负责人周老师提到:“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在意的是同伴认同。他们看到同伴辍学,可能在受了抖音或同伴的不良影响后对 “酷”的概念产生认知误差,从而为了寻求同伴的认可去做一些自己明知是错误的事情。”当地某小学校长也说到他们学校里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拿男孩子来说,如果一个男孩子努力学,他的朋友也会努力;但如果一个男生不学习,那他的朋友也不想努力。”
在没有人约束的情况下,学生中出现了一些抽烟、文身、倒卖香烟的现象,他们认为这非常“酷”,其中留守儿童占比较大。“大约50%的同学会在学校里偷偷抽烟。”初升高的陆同学说道。更加震惊的是,陆同学表示,尤其是男生之间特别流行文身。她说:“如果被老师抓住学生会被要求洗文身,但许多孩子并不会这么做,就算洗了也会再去文。”学生们还会自己购买文身用的针,然后用墨水给别的孩子进行收费的文身服务。除此之外,陆同学也提到:“学校里有些同学会用倒卖香烟的方法来赚钱。比如13元的香烟,就在学校里卖五元两根或者50-60元一包,但还是有很多人买。”
事实上,父母的缺失让很多留守儿童缺少自我了解,他们对未来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已经是大一的李同学分享到:“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我在家都是爷爷奶奶照顾,但是爷爷奶奶并不怎么注重学习方面,我放假回来也是自己出去玩。”并且,爷爷奶奶对她唯一的期待就是她可以走出村子。她还提到,她在初中的时候甚至因为向往母亲可以进厂工作,自己也独自逃学坐火车去妈妈所在的厂找工作,因为在她的认知里,母亲和父亲就是这个年龄出去工作的,所以她去工作也是正常的。
除此之外,还有何同学,陆同学、罗同学、小莲等留守儿童,她们对于学习的目的和自己的未来都是模糊的,她们不知道如何才能自我实现,只知道自己应该好好学习,这样长大后就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罗同学就说到过:“我爸妈让我从小好好读书就是为了走出大山。”而在问到她自己喜欢怎样的职业时,她却只是说要听从父母的安排,即使父母的规划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
留守儿童不知道如何对待亲密关系
父母的长期缺失,使留守儿童从小就缺少爱与关注。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良好的亲密关系,因此在他们遇到了所谓的“真爱”的时候,即便知道那是错的,仍常常会飞蛾扑火。陆同学讲到:“这些女孩大多数为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在远方打工,并不知道她们所有情况。因为缺乏关爱,很多女生会被一些社会人士说了几句甜言蜜语就哄骗过去。”何同学也都表示,学校里或多或少都有学生谈恋爱,更甚者会怀孕。陆同学就讲到:“我们初中有个别女生发现自己怀孕后,会辍学和男方住到一起,摆酒席结婚。”
来自父母和学校的性教育缺失,也使得留守女孩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性教育目前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地区是很难被普及的。陆同学和何同学都说到,学校的性教育课只是在教导学生不要早恋和早婚早孕,而生理方面的知识只会在生物课上学到。家长方面,更只是教导孩子们不要谈恋爱,生理方面则闭口不谈。当问到为什么学校不会进行关于生理安全和保护措施科普的问题时,周老师解释到:“如果学校科普这些知识的话可能会被家长和学生误解为学校并不反对早婚早育。”
过早地结婚不仅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更影响了孩子的一生。当地的村委说:“很多年轻父母出去打工时,会见识到外面世界的美好或者是会遇到自己更喜欢的人,因此他们很可能会抛弃自己在村里的孩子奔赴别处。”对此周老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一个好的家庭是怎么样的,不知道自己其实可以有其他的‘选择’,所以在发现自己可以有新的选择时才会下意识地奔赴‘更好’的未来。”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留守儿童卫生健康情况较差、自我认同不足、不知道如何对待亲密关系等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缺乏家庭教育。就如方方老师所说:“其实留守儿童最需要的是一个能长期陪伴教导他们的人。”
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会更加依赖学校教育,但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家庭教育。贵州当地某小学的校长无奈地说道:“许多父母其实并不想管自己的孩子。我们学校有一个孩子偷了东西,我们试着跟家长沟通,但家长却说:‘要不我给孩子转个学?’而有些家长则是告诉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们了,如果孩子不乖可以直接惩罚他。” 而小莲爸爸表示,他更关注女儿的成绩,其他方面如果女儿不说,他也不问,并且他也从未与老师主动沟通过,因为他觉得老师群里发的内容就够了。他也不怎么开家长会,因为他认为只有学习差的孩子的家长才会被叫到学校去。即便如此,他也始终觉得自己一直很了解孩子。
针对这种现象,周老师解释到:“当地的家长,可能是因为传统观念,认为自己不懂如何评定学校好坏或是孩子在学校表现如何,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那就代表着学校需要负责学生的所有教育,所以大多数的家长其实是没有家庭教育的概念和意识的。”因此,这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冷漠疏远,也更让家庭教育不能正常进行。
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教育。有些父母会强制性地命令孩子,迫使孩子遵从他们的安排。小莲爸爸就说到:“如果我的孩子不听我的话而是一直玩手机,我就会告诉她‘我要告诉某某老师,你没有好好听话。’当她听到这话后,她就不会再敢碰手机,因为她很害怕那个老师。”罗同学也提到,父母在他初中阶段会强制要求他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不允许他进行兴趣活动。更甚,还有很多家长处理方式不恰当,比如打骂孩子等。
并且,家长并不重视提前预防问题的出现,而倾向于等到问题出现后再尝试解决。村中家长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大多用“放养式”的方式抚养。暑假里,许多孩子会一整个白天都自己在外面玩,直到晚上才回家。有一位留守儿童的母亲说:“有些时候我的事情太多了,要种地之类的,我会忘记孩子在哪里。” 周老师也有讲到:“农村环境比较封闭,家长也忙,只能让孩子在村里随便跑。家长其实并没有安全意识。只有发生意外后,家长才会重视起来。”
图一:巧合图书馆里欢笑的孩子
图二:板万村撑在栏杆上的孩子 图源:中南屋
教育是由家庭、学校、社会组成的。父母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更优质的生活,常年在外劳累奔波。但他们在奔波的同时可能忘记了,孩子们能从家庭里获得的知识与能力不比他们从学校、同伴那里获取的少。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只能在没有点灯人的陪伴下,在未知中独行摸索,一不小心就会偏离了航向。他们的命运就像一个轮回,只有爱和陪伴才能改变这一切,才能让他们真正体会家庭和未来的美好与希望。(作者:董海伦、李嫣然、麻轩言、杨东鹏 (署名按首字母排序))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天台县学前教育:以和合文化推进“和合幼教”建设
下一篇:你好,少先队;你好,新学期!——山东莘县中心希望小学“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