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大学生就业 培育未来“人才官” 中智北京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2018-09-30 14:28:07 来源:中商网 评论:0 点击:
9月26日,中智外企服务分公司(简称中智北京)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校企合作暨中智班启动仪式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学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双方未来拟在课程共研、大学生就业服务、实习基地建设等领域展开持续合作,建立全方位深度产学研合作伙伴关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王传生、教务处副处长范延英、中智北京副总经理李云峰、副总经理王晓辉、总经理助理路鑫、中智管理咨询公司评鉴发展中心总经理张国锋、旷视科技高级副总裁郑绍辉、某知名公司人力资源中心总经理房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冯喜良、院党委副书记丁志艳、副院长范围等出席了签约仪式。劳动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王明会主持了此次活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王明会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讨论甚嚣尘上,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20万人,再创历年新高。而随着90后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就业慢”这一现象也日益显著。教育专家指出,无论“就业难”、还是“就业慢”都反映出一个严峻的现实——高校传统培育体制亟待与市场接轨。除了正规的学业教育之外,对大学生提前进行职业素养培育和职场生涯规划教育迫在眉睫。
为了更好地助力大学生就业工作,培育面向市场需要的专业人力资源人才,中智北京与劳动经济学院共同研发职业素养系列课程,面向劳动经济学院法律专业和人力资源专业学生开设。
活动现场
签约仪式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王传生表示,此次合作是劳动经济学院推进“三融合”人才培养理念的一次有益尝试,期望通过此次合作,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育人机制,建设一流人才培养体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王传生
中智北京副总经理李云峰在致辞中指出,在下一个五年,人力资源供应不足将升级为制约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商业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学生和用工企业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一方面,高校学生群体应当未雨绸缪,主动贴近商业社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企业也应重塑人才招聘理念,校企联动,以育代招。此次中智北京与首经贸强强联手,搭建一体化就业服务平台。中智利用自身上千家的客户岗位需求,庞大的人力信息资源和全生命周期的人力资源服务能力,面向学校、渠道机构、自由职业者等社群组织,为需要走上岗位的人才输送个体价值,包括劳动技能培训,就业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等,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就业力,为人力资源服务领域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打造面向未来的“人才仓库”。
中智北京副总经理李云峰
劳动经济学院院长冯喜良通过列举“滴滴打车”等与就业形势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对此次的校企合作表达了肯定。他表示,在企业转型、新就业形态的战略背景下,高校与企业强强联合,通过实践性研究,对人才发展进行全方位覆盖,有利于人才发展与理论实践、行业动向、国家前景的有机整合。冯喜良表示,希望通过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机制化、人才资源选拔优先化、人才企业高效化,最后实现人才与企业的协同发展与良性完善,共同助力人才与企业在社会层面做出有力贡献。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冯喜良
启动仪式上,中智北京总经理助理路鑫、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范围联合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中智管理咨询公司评鉴发展中心总经理张国锋为学生代表颁发就业意向书并授予司徽。副校长王传生、中智北京副总经理李云峰共同为此次校企合作揭开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实践基地”的铜牌,副总经理王晓辉、院长冯喜良共同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中智班”进行了揭牌。冯喜良院长作为校方代表为某知名公司人力资源中心总经理房磊、旷视科技高级副总裁郑绍辉颁发了客座教授荣誉聘书。自即日起,劳动经济学院相关专业学生可报名选修“中智班”相关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
签约仪式现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智班授牌仪式
中智公司向学生代表颁发就业意向书
现场颁发客座教授荣誉聘书
据了解,中智北京创立于2003年,是中智集团旗下主营“人力资源服务”业务的专业机构。中智北京顺应中国新兴智力服务产业的发展需求,在“成就劳动者的成功事业,美好人生”的公司愿景指引下,充分发挥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领先的IT管理系统和行业内30年的从业经验等优势,提供辐射全国的全方位人力资源专业服务,是人力资源行业的领军企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北京市属重点大学。60余年来,学校已发展为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六大学科,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各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多科性财经类大学。劳动经济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学科,并入选教育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等获批国家特色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团队经济学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