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豫北之地,寻文化之根
2023-04-10 18:03:05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千里运河,迤逦穿行。京杭大运河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奋斗与兴盛,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大运河也为世界所瞩目。然而随着时间的迁移,河流的改道,造成一些运河地区的断航。“不通则痛”,断航是运河区域的一大痛点。济宁以北的大运河断航后,一些河段干涸缺水,一些河段仅能旅游通航,大运河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退出百姓的生活。大运河聊城段、河北段以及河南段都见证了运河断航的百余年历史过程。
为了进一步了解河南省运河断航区沿线居民的运河文化观现状以及特点,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运河文化课题研究组前往河南省夹河乡八里庙村、吴坝乡、打渔陈乡、夹河乡等地进行调研。据台前县政府了解到河南省自1881年起,由于运河不再流经沙湾,台前段大运河在南北通航中的作用也就宣告结束了。
调研期间,团队前往了运河小镇八里庙村,八里庙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运河小庙,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大河神祠遗址也坐落于此见证着运河的变迁与兴衰。通过访谈八里庙、吴坝乡、夹河乡的居民发现,河南省运河断航区对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的工作力度不够,开展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相关活动频率较低,居民对运河文化认知程度较低,运河文化的内涵的挖掘程度不够,存在年龄断层、性别断层等一系列问题。所谓年龄段层,关于运河文化的认知程度较高地集中在中年人及以上,而年轻人和妇女认知程度均较低;而性别断层是指在文化认知、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维度,男性认知维度要远高于女性。
针对这些问题,团队成员访问到了聊城市文旅局魏巍、民间运河文化传承人赵忠田、聊城市博物馆副馆长赵铮、聊城大学运河研究院院长郑民德,对策主要集中于几下几点:一是激发年轻人对于运河文化的兴趣,通过展示与运河有关的展品、文物等,生动形象地向年轻人宣传运河文化,让运河文化“活”起来,直观地影响他们的认知,从而促使他们形成文化认同;二是当地政府要贯彻落实国家的政策,加大宣传力度;三是各类学校应结合当地实际,开发建设与运河文化有关的校本课程,教师要落实运河文化教育的责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运河文化的兴趣;四是促进运河文化产业发展,使运河文化经济化、实体化、物质化,满足当地年轻人的需要,提高居民运河文化观水平。
图1 团队成员访问文旅局魏巍
图2 团队成员访问民间传承人赵忠田
通过调研,团队成员意识到应更好地传承深刻的运河文化底蕴,增强公众的文化认同与自信感,让运河文化源远流长,助力中国传统文化繁荣发展。(通讯员:王雅荻 辛龙杰)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