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大学 > 正文

教育振兴,支教先行
2022-09-27 17:46:07   来源:一闻网   评论:0 点击:

  教育要振兴,乡村也必复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国内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许多偏远地区仍存在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短缺、教学水平低下等问题。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乡村振兴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大学生加入支教队伍,通过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为偏远地区教育发展添砖加瓦。教育振兴视角下大学生支教模式的路径探索,既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发展,也为我国人才培养提供新路径。

  一、创新支教模式,建全支教多元化

  1. 校校合作,建立长期合作。据调查了解,大学生支教的模式较少,缺乏统筹管理,建立支教队伍时间较短。且部分偏远地区学校急缺老师。为扩展支教教育模式和整合大学生专业优势,高校可与本校对接的扶贫点或其他偏远地区学校达成长期教育帮扶合作。以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为组织队伍,根据合作学校的学生课程学习现状、课程表安排,每周组织志愿者依照合作学校的课程安排表线上、线下结合进行支教。

  2. 一对一结对帮扶。高校可安排支教志愿者与对接学校学生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以线上帮扶为主,线下帮扶为辅。在学生家庭网络设备允许情况下,通过微信、QQ、腾讯会议等对帮扶学生进行一对一学业指导帮扶。制定帮扶记录表,让志愿者从学业、生活、德育、心理健康等多方面进行帮扶,以促进帮扶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主动与帮扶学校负责老师对接,加强互助双方的了解,便于结对帮扶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3. 线上义务公开课。基于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和城村教育的断层等现象,为加强支教志愿者的教学能力水平和扩大支教活动的影响力,可充分利用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直播平台开展线上义务支教公开课,吸引社会更多力量支持到乡村教育中来,也是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有效途径。

  4. 校企合作结对帮扶。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依托企业资源,构建微信小程序、APP等“互联网+”支教平台,主要面向农村教育,有针对性地按照年级分类栏目,以凸显出年段特色。以生为本,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将“教”和“学”和谐整合,无缝连接。特别是“疫情”常态化管控背景下,病毒造成了很大的空间位置制约,使线上云教育有着重大价值。

  二、打造支教名片,推进教育振兴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在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重要途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融合发展,以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打造支教名片,提高乡村教育振兴影响力和宣传力,具有社会价值又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机遇。以柳州工学院为例,柳州工学院2022年围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篇章总目标,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为核心,开展走进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滚良村促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主要项目之一为滚良村小学支教活动。据悉,柳州工学院面向滚良村小学已通过线上开展英语教育帮扶3个多月,而在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设置英语口语、音乐、舞蹈、武术、安全教育、垃圾分类劳动教育、心理团辅等课程,支教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和优势,更有外教助力帮扶,最后以英语短剧节目演出向家长们反馈教学成果,旨在为侗乡孩子们拉齐学习“起跑线”,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正是当代大学生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体现,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提高大学生专业运用能力,锤炼品格,增强奉献意识,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又有助于高校思政教育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加强校地双方合作,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三、教育振兴,支教先行

  乡村教育振兴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是促进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事业。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抓好大学生支教服务平台,一是改善乡村教育现状,持续推进教育公平,将城乡教育差距拉短,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二是促进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能力提高,培育优秀人格、领导力和实干精神,进而成为为国家教育事业作出更多有实际意义贡献的人才。(作者:柳州工学院 黄丽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渔光合唱,助力振兴——用新能源带动家乡振兴
下一篇: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课题组赴倍加洁公司进行实地调研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