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助力脱贫:南京传媒学子用影像讲好扶贫故事
2020-09-16 18:28:17 来源:一闻网 评论:0 点击:
2020年8月18日,来自南京传媒学院摄影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组建了“曙光”三下乡支队,深入农村广泛调研,探寻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新成果,新希望。在短短十余天里,这些大学生们针对当今农村发展的三种模式,到山东省淄博市内对应的典型村落进行了实地调研,共计走访六十余家贫困户,拍摄十余个小微扶贫站点,三个国家先进扶贫车间,两位“乡村致富带头人”,形成了一份两万余字的系统调研报告,并将各村调研成果集结成为三部视频报道、两份人物传记、十余篇调研纪实,得到了当地扶贫办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引发了广泛而热烈的反响。
图为团队合影
“曙光微微亮”
在“曙光”支队这次三下乡活动中,第一个调研重点是作为“脱贫攻坚进行时”的、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的璞邱村。璞邱村本是革命老区沂蒙山区里的贫困村,有上千家贫困户,村里经济水平整体较差,有些家庭的收入甚至不能满足温饱。
璞邱村是全国小微扶贫站点的发源地,他们依靠桔梗加工与出口产业做到了全部脱贫。2001年,村书记陈作顺发现了东北对桔梗的需求,且桔梗加工工作难度小、易上手、对年龄没有限制,于是他动员全村妇女、老人等无法外出打工且有基本劳动能力的人,开启了早期的桔梗初加工产业。由于村子较大、行动不便的人数较多等原因,陈书记提出在村里设置多个小型车间,村民们可自行选择加工地点,这便是小微扶贫站点的雏形。小微扶贫站点不仅仅是一种脱贫产业模式,这更是村民们摆脱贫困、奔向小康路上的明灯。
图为“扶贫车间”内村民的工作场景
为探明璞邱村村民在小微扶贫站点真实的工作状况,8月25日凌晨三点,夜色正浓、繁星闪烁时,南京传媒学院的大学生们便连夜驾车二十余公里上山进入璞邱村,真实记录下深夜里村民们在小微扶贫站点和加工厂内加工桔梗的场面。
由于村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他们采取了口头询问、代填问卷的调研形式。“您一天加工桔梗有几个小时啊?”、“您一天能加工多少斤桔梗啊?”、“您加工桔梗的钱够您吃饭看病吗?”……走在村里的小路上,每逢遇上加工桔梗的村民,队员们总会上前发问。即使方言晦涩难懂,交流并不简单,但就在短短几天内,调研小组走访了六十余个贫困家庭,并完成了三十五份有效的调查问卷。
图为大学生们与村民座谈
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璞邱村也圆满地完成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从全村上千家贫困户不足温饱,到如今全员脱贫奔向小康,璞邱村这份持续了二十年的坚持让人为之感动。在专访中,陈作顺书记提到:“这么多年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也想过放弃,但每当看到村民们领取工资时脸上的笑容,我就有动力继续了。”
“奔赴下一个曙光”
若说璞邱村是在暗夜里看到了微微亮光,那沂源县的北流水村便是走在了赶往光亮的路上。北流水村正处于“全面小康进行时”,是“曙光”支队调研的第二个重点村落。
北流水村拥有沂源县最好的矿泉水水源,其老泉水水质优良,其中微量元素锶含量较高,为高锶矿泉水。为了充分保护与利用泉水,北流水村依托水源,进行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如富锶型苹果和富锶型葡萄等,全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
8月25日,在北流水村领导的带领下,队员们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水源地位于北流水村的后山,通往水源地的小路未经修缮,杂草丛生,在暴雨之后,更是泥泞难行。为了对水源地进行真实的图片与视频记录,扛着沉重的摄影设备,“曙光”支队毫不犹豫地进了山。即使蚊虫叮咬、衣物沾满淤泥、松针阻挡前路,只要能获得有效的调研信息,队员们依旧义无反顾。
图为纪录片拍摄现场
北流水村的领导班子一心为了村民做事。在入户走访时,北流水村的村书记曾这样告诉支队队员:“在我们村,泥土路已经难找了。”村里的主干道是宽敞平坦的石砖路,潺潺流水就伴在路的两旁。家家户户支起的葡萄架下,坐满了乘凉闲聊的老人和无忧玩耍的孩童。在调研时队员与村民交谈之余,他们纷纷自告奋勇帮助村内贫困户解决生活困难,帮助其清扫庭院、浇灌作物等,得到了附近村民及村领导的认可与称赞。
“在曙光中从成长”
8月26日,“曙光”支队来到全国产业扶贫典型——位于博山区的中郝峪村。在郝峪村党支部书记赵东强书记的指引下,中郝峪村自村负债八万元、人均年收入不足两千元的贫困村,发展成了人均年收入四点五万、每户存款十五万以上的的小康村,村民人均收入增长二十倍的惊人变化,中郝峪村只用了短短十七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赵东强书记就深刻地理解这句古语,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贯彻了这一点。在专访中赵书记说:“若是想要脱贫,就必须要发展产业。”中郝峪村因地制宜,将集体经济融入到旅游产业当中,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开发了幽幽谷风景区,形成了极具当地特色的幽幽谷“郝峪模式”。乡村振兴“郝峪模式”先后被国家文旅部、省农业农村厅作为产业扶贫、乡村振兴典型推广,目前,“郝峪模式”已在全国三十多个村推广开来。
图为赵东强书记在为大学生们讲解“郝峪模式”
在幽幽谷风景区运营方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曙光”支队在村内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走访村户的同时,参观并切身体验了其中部分特色旅游,如马大娘豆腐坊、丈母娘大碗茶等八个美食课堂项目,并对其开展了微纪录片的拍摄工作。
从以前做不能吃饱穿暖,发展到全体村民一日三餐在村办食堂免费就餐,这是中郝峪村全体村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奋斗数年的辛勤成果。在专访中,赵书记动情地讲到,中郝峪村乘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东风发展起来,更不能忘记党和国家的养育之恩、帮扶之恩。
“见曙光,不计路之深远”
通过本次学习,这群大学生们纷纷表示在未来将继续响应“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的号召,坚定理想信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矢志奋斗!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乡贤张靖雪:追逐梦想 奉献青春 努力奋斗
下一篇:体味药材种植,助力乡村发展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