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寻城记”解读蓉城收藏地理
2012-07-30 16:06:29 来源:中国艺术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7月22日下午,“收藏寻城记——中国收藏地理发现之旅”文化论坛的第一站于成都率先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主办方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当代著名戏剧家、辞赋作家魏明伦,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刘正成、四川省诗书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彭先诚,民间艺术家李伯清等川渝地区文化艺术名人齐聚一堂,以潮流与传统为主题,从收藏的角度解读四川文化与收藏传统之间的关系,从城市的性格和发展的脉络理解艺术收藏的文化地理。
巴蜀之地物盛民逸,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成都不仅是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还是中国西部的收藏重镇,通常被人们称为是继北京、上海之后的中国收藏第三城、西部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大本营”。围绕四川地区和成都的收藏文化和收藏拍卖市场,本次论坛共分为两场。
第一场从地方文化的角度探讨地方和收藏的关系,参加讨论的嘉宾是朱清时、刘正成、魏明伦、彭先诚。素有“巴蜀鬼才”之称的文化名人魏明伦,对于成都做为“收藏第三城”的文化内涵,他的认知尤其独辟蹊径。在他看来,用四个字根本无法将一个城市定义完整;而成都则是“文采之城、安逸之地、成功之都”,其以丰厚的人文为基础,以成功为目标,正是基于这样的城市性格,所以收藏文化源远流长。彭先诚则从四川人的“耍”的性格来分析四川人的收藏性格,并向来宾们阐述了成都的收藏历史和收藏文化。他认为巴蜀文化中以人文为基础,以成功为目标,这也是成都人的性格特征。这些因素也造就了成都的收藏性格,他们把出世和入世结合的非常好,在做收藏的时候,也要做到很极致。多年前,曾专门组织专家考察四川邛窑朱清时,率先阐述了艺术教育对青年发展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四川无论是宋朝手造纸做的书,还是始于魏晋南北朝烧制的邛窑精品,都是当时中国文明的高峰。”朱清时回忆了昔日在日本与宋朝嘉定手造纸书籍失之交臂的痛惜,“我不是想发财,我只是收藏文化、收藏历史。哪怕收藏一点点文明的碎片,对我而言都是无价之宝。”
第二场更多侧重的是成都当前的拍卖收藏市场,以及市场新兴的行家和新兴的地方结构关系。参加第二轮讨论的嘉宾有董国强、刘正兴、江功举和姜筱文。刘正兴先生向大家介绍了成都政府以及成都藏家对于建设成都收藏第三城的计划和工作,尤其提到四川的收藏家对于本地画家的支持,姜筱文先生作为成都著名的收藏家,怀有浓重的川人情节,现在在大力做着推广四川艺术家的工作,希望将四川艺术家推出去。董国强先生则对于中国拍卖市场目前的状态做出讨论,并对于国人对于收藏的态度做出评价,在此基础上,董总总结了收藏的三种状态,一种是以市场为基准,一种是以自我为标准,第三种是在美术史的高度上,再加上自我的喜爱进行衡量。董总同时表示中国的拍卖市场现在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艺术品市场必然是以资金为导向的,只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能发展到以美术史为导向。
本次论坛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现场的提问环节,参加论坛的听众向各位嘉宾提出了自己对于收藏的思考,现场嘉宾一一的为现场的参与者解答了问题,最后,著名表演艺术家李伯清先生以一段精彩的“单口相声”讲述了成都老百姓收藏的性格:“收藏也好,艺术也好,这是对文化和历史的收藏,对情感的寄托,大钱就做大事,小钱就做小事,只要在愉悦当用,你收到了一件好作品,你开心”。收藏巡城记——成都站的文化论坛也在李伯清先生的精彩演讲中结束了。
巴蜀之地物盛民逸,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成都不仅是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还是中国西部的收藏重镇,通常被人们称为是继北京、上海之后的中国收藏第三城、西部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大本营”。围绕四川地区和成都的收藏文化和收藏拍卖市场,本次论坛共分为两场。
第一场从地方文化的角度探讨地方和收藏的关系,参加讨论的嘉宾是朱清时、刘正成、魏明伦、彭先诚。素有“巴蜀鬼才”之称的文化名人魏明伦,对于成都做为“收藏第三城”的文化内涵,他的认知尤其独辟蹊径。在他看来,用四个字根本无法将一个城市定义完整;而成都则是“文采之城、安逸之地、成功之都”,其以丰厚的人文为基础,以成功为目标,正是基于这样的城市性格,所以收藏文化源远流长。彭先诚则从四川人的“耍”的性格来分析四川人的收藏性格,并向来宾们阐述了成都的收藏历史和收藏文化。他认为巴蜀文化中以人文为基础,以成功为目标,这也是成都人的性格特征。这些因素也造就了成都的收藏性格,他们把出世和入世结合的非常好,在做收藏的时候,也要做到很极致。多年前,曾专门组织专家考察四川邛窑朱清时,率先阐述了艺术教育对青年发展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四川无论是宋朝手造纸做的书,还是始于魏晋南北朝烧制的邛窑精品,都是当时中国文明的高峰。”朱清时回忆了昔日在日本与宋朝嘉定手造纸书籍失之交臂的痛惜,“我不是想发财,我只是收藏文化、收藏历史。哪怕收藏一点点文明的碎片,对我而言都是无价之宝。”
第二场更多侧重的是成都当前的拍卖收藏市场,以及市场新兴的行家和新兴的地方结构关系。参加第二轮讨论的嘉宾有董国强、刘正兴、江功举和姜筱文。刘正兴先生向大家介绍了成都政府以及成都藏家对于建设成都收藏第三城的计划和工作,尤其提到四川的收藏家对于本地画家的支持,姜筱文先生作为成都著名的收藏家,怀有浓重的川人情节,现在在大力做着推广四川艺术家的工作,希望将四川艺术家推出去。董国强先生则对于中国拍卖市场目前的状态做出讨论,并对于国人对于收藏的态度做出评价,在此基础上,董总总结了收藏的三种状态,一种是以市场为基准,一种是以自我为标准,第三种是在美术史的高度上,再加上自我的喜爱进行衡量。董总同时表示中国的拍卖市场现在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艺术品市场必然是以资金为导向的,只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能发展到以美术史为导向。
本次论坛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现场的提问环节,参加论坛的听众向各位嘉宾提出了自己对于收藏的思考,现场嘉宾一一的为现场的参与者解答了问题,最后,著名表演艺术家李伯清先生以一段精彩的“单口相声”讲述了成都老百姓收藏的性格:“收藏也好,艺术也好,这是对文化和历史的收藏,对情感的寄托,大钱就做大事,小钱就做小事,只要在愉悦当用,你收到了一件好作品,你开心”。收藏巡城记——成都站的文化论坛也在李伯清先生的精彩演讲中结束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