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学 > 正文

少年的呓语
2022-11-27 17:30:00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作者:柴思原,社会科学研究者,散文作者

  青春往往是特别残酷的,就像《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面那样,既漫长又不给你喘息的机会。在个体和集体对抗的时候,少年既叛逆却又无力,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与世界对抗,却也充满着一腔朴实的热血,既无法忍受总是随波逐流地妥协,也下不了离群索居的决心。所以他们做不到雷厉风行、杀伐果断,总是纠结犹豫、反反复复,时而盲目自信,时而被动无力,时而冷酷,时而心软,时而愣头青,时而咽下一口怒气。他们没有板上钉钉的原则,也没有完整确切的是非观,因此处于一种在持续寻找自我接纳、人际互动的解决方案的不上不下、似是而非的尴尬位置。在感到被孤立的时候,在爱而不得的时候,在耍酷的时候,在装模作样的时候,在强忍泪水的时候,在被轻视的时候,在被误解的时候,在落败的时候,少年的情感晦涩、模糊而复杂,是人类这个物种难得的瑰宝。那些习惯了故作镇定、吹捧努力、练习和自主能动性的成年人,看到了少年,是否会再次想起对于成功这个世俗的结果,天赋、偶然和运气这些难以选择的被动元素才更重要呢?

  少年搞不清楚自己心理感受的成分,不知道喜欢、爱和责任的微妙区别,不懂得自由和正义的界限,不明白自己究竟想要向周遭展示怎样的自己,既想要披上英雄的披风,却又抱怨满腹,既被父权社会要求充满所谓的男子气概,却无法避免地焦躁、困惑和愁苦。他们难以理解自己忽如其来的词不达意、语意不明。自己都搞不清楚的东西,旁人可能更是搞不清楚。这种扑朔迷离的谜,可能只有少年自己成人后才可以一点点边怀旧、边内省、边尝试去解开,但正确答案可能从一开始就并不存在。回忆也总是随着时光被自己修改和歪曲,既可能为了自我保护、减轻心理负担而被美化,也可能为了维持作为动力的仇恨而被暗化。不管怎样,这些都印证了人类大脑的玄妙。

  大概因为我是一个敏感至极的人,所以我从心底不相信那种国旗下演讲的“三好学生”和满脸愁容、时刻准备维护班风校纪的“纪律委员”那样一以贯之的事物在现实中存在。这样的少年应该并不存在,就算存在也是为了虚荣而洋装的结果,是被做作的环境所改造的恶果。在我的眼中,少年真正的魅力,就是他们摇摇欲坠的脆弱,是他们隐隐约约的不安、恐惧和偏激,是他们受委屈后硬撑的不流泪,是他们想要收敛却收不住的思念,是他们既想藏却又想喜欢的人看到的忧伤,是他们的呓语和他们之间潮湿的对话,是午休时窗边的发呆,是耳机里单曲循环的歌,是躲进帽衫和被窝里的眼泪,而不是那些意气风发、热血昂扬、乐观向上、“阳刚之气”,不是被媒体无脑宣扬的“正能量”,不是班长的铁面无私,更不是升旗手的一脸庄严,更不是时刻准备出发的红兵。少年怎么可能是一种单一的、板上钉钉的形式?他们明明是所有模糊情愫的集合体,他们明明是人性之脆弱的完美化身,他们明明是走在正邪边缘的醉汉,他们是半醉半醒的梦。少年真正的魅力,难道不正是存在于学会放手、释怀而不再自找麻烦、无趣和不快和停止无端强求、不服输,懂得了世界并不会给自己让路、并不是所有好东西都会属于自己的前一个瞬间吗?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下一篇:浅谈世界这个多面体和文学景观的造物主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