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毛著》标兵第一人":雷锋视其为榜样
2012-07-26 11:09:14 来源:中新网 评论:0 点击:
曾由全军轰动全中国“学《毛著》标兵”第一人的廖初江,在他一生的政治生涯中,政治运动既给他带来至高无上的荣誉,也给他带来难以忍受的创伤,最后成为一个被人们遗忘的人物,于1981年11月30日,匆匆走完了他的人生旅途。那么,当时这位号称是“学《毛著》标兵”第一人的廖初江,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最近,笔者专程采访了曾任廖初江同志的连长的陈云先同志。请听陈老记忆中的廖初江吧——
带着感情学《毛著》从战士一跃变成了全国“学《毛著》标兵”第一人
廖初江学《毛著》,是完完全全起因于他对毛主席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廖初江平常总爱这么讲:“是毛主席和共产党救了我,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廖初江的今天!”由于对毛主席产生浓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才使他学起《毛著》来,越学劲越大。
当时团里有个学哲学小组。廖初江在连里成立了一个学哲学三人小组,由他任组长。从学“老三篇”开始,一直到反复通读毛选四卷,笔记记了十几个大本子。迷上了《毛著》的廖初江到这时,已经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学《毛著》上,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境界。
记得有一次,连干部半夜查房意外地发现,廖初江用一块红布蒙住手电筒,还在被窝里偷偷地学《毛著》、记笔记。看到此情此景,连干部被廖初江这种学习精神所感动。
团里发现廖初江这个苗子后,就开始培养起来。廖初江学《毛著》谈体会的生涯也就从这里开始了。他从班里讲到连里,又从连里讲到营里,再从营里讲到团里,名声越来越大。
解放军报驻沈阳军区记者站的一名记者发现了这个新闻线索,专门深入三连,采写了一篇有关廖初江学《毛著》的通讯,在解放军报上发表后,立即在全军引起强烈的反响。这时,团里政治处已经委派一位秘书,专门跟随在廖初江的身边,随时收集和整理廖初江学《毛著》的心得体会和先进事迹。到1964年6月11日,廖初江以“学《毛著》标兵”第一人的身份,代表工农兵中的兵,光荣地出席了北京召开的共青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毛主席接见了廖初江,当时毛主席握着廖初江的手说:“咱俩是老乡。”激动的廖初江直呼:“毛主席万岁!”共青团九大胜利闭幕后,廖初江就直接奔赴全国各地巡回演讲。此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装甲兵6008部队坦克三师机械化团一营三连二排五班战士廖初江,学《毛著》的事迹已经红遍全中国。
曾和雷锋同志有过这样三天难忘的交情
1962年,也就是在雷锋同志因公殉职的前夕,作为沈阳军区装甲兵汽车连的节约标兵、模范共青团员、抚顺市人民代表的雷锋同志,慕名前来三连请教廖初江学《毛著》的经验。
一见面,真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因为廖初江是湖南人,雷锋也是湖南人。两人的个头都不算高,只是廖初江瘦点,雷锋胖些。谈起话来特别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雷锋羡慕地问廖初江:“既然咱们都是湖南老乡,为什么廖大哥会取得那么大的成绩,而我停止不前呢?”廖初江笑着对雷锋说:“你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呀!”由于雷锋对廖初江的崇拜和佩服,使他如饥似渴地请教廖初江学《毛著》的经验体会。而廖初江呢,从不以名人自居,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学习体会传授给雷锋。当时,在军事训练上正推广“郭兴富训练法”,作为“学《毛著》标兵”第一人的廖初江,在军事训练考核成绩上过得不硬,尤其是射击成绩很难达到优秀,一般都是良好。为此,廖初江心急如火。这次和雷锋相见,发现雷锋在军事训练考核成绩上过得很硬,从心里佩服雷锋,就紧紧地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甘当小学生,虚心向雷锋请教。而雷锋也毫不顾忌地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传。他们进而把学习《愚公移山》活学活用在军事训练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这短短的三天时间里,白天,由雷锋在操场上帮助廖初江练射击、练投弹、讲战术。到了晚上,就由廖初江给雷锋讲学《毛著》的心得体会和方法,往往学到深夜。这次交往既给这对湖南老乡留下了深深的记忆,又给廖初江的军事训练考核成绩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也使前来取经的雷锋满载而归。
雷锋和廖初江分别后,还经常通信,相互交流学习《毛著》的体会和军事训练的收获,互相勉励,感情至深。1962年8月15日,当雷锋因公殉职的消息传到廖初江的耳朵里时,他为失去这样一位战友和老乡而悲痛不已。尤其是国防部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和毛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掀起学习雷锋热潮后,廖初江在日记中写道:“一定要以雷锋为榜样,甘当人民的孺子牛!”
西安巧遇,一段顺理成章的爱情故事
廖初江同志于1956年入伍。入伍前,他在湖南老家上初中时,和一位女同学相识。当时,廖初江在班上品学兼优,这位女同学对他颇有好感。可是初中毕业后,还没容得这位女同学向他吐露芳心,廖初江已经兴冲冲地参军了。从此,他们天隔一方,失去了联系。
1964年6月29日,共青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欢欣鼓舞的廖初江从首都北京出发,随报告团赴全国各地巡回演讲。这时的廖初江已经从战士升为排长、连指导员和营副教导员。当演讲团巡回到西安时,也许是月下老人的有意安排,使这两位有情人终于在古都城内意外地相遇了。两人相见,尽在不言中。当年的女同学已出落成一位纯情少女,并且是西安某绣花厂的一名女工。由于对名人的崇拜,加上初中时的那段感情基础,使这位女同学对廖初江的爱火暗暗地燃烧起来。这次的相见,给两位有情人的心里埋下了爱情的种子。
等廖初江返回部队后,女同学经常来信,廖初江也封封必回,并鼓励她多读《毛著》,努力工作。就这样一来二去,女同学终于勇敢地先向廖初江吐露了芳心。这时的廖初江也认为这位女同学是一位百里挑一的好伴侣。于是,他就如实地向组织上汇报了这件事情的前后经过。因为当时部队有规定,凡排以上干部找对象,都必须经过组织上的严格政审,何况是廖初江这样的名人呢?后来组织上经过政审并报请上级批准后认为:这位女工的家庭出身很好,加上本人又红又专,廖初江同志可以和她接触。
经过一段时间的互相了解,廖初江就和这位女工喜结良缘。婚后,组织上就把他爱人从西安调到沈阳军区的一个印刷厂当校对。后来又从印刷厂调到长春218医院工作。之后,这对相爱夫妻的故事在部队里传为佳话。
大起大落,走完了人生旅途
1969年,毛泽东批示肖力(即李纳)“不宜任此职”(即《解放军报》总编小组组长),由廖初江主持《解放军报》,使廖初江的政治生涯再度辉煌,同时也是他今后悲剧生活的开始。
到了1971年,《解放军报》“林彪头像事件”,成了四人帮向廖初江发起进攻的“罪证”。1971年9月13日,林彪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事也凑巧,时隔两日,廖初江开始南下广州。顿时,“北廖南窜”成了军报一“大案”。因为当时林彪企图南逃广州,另立中央。偶然的巧合,让廖初江又招来横祸。就在廖初江再劫难逃的时刻,是周总理出面保护,使廖初江暂过难关。这已经是1973年年底。到1974年3月11日,中央军委办公室会议听取军报主要领导和群众代表汇报报社批林批孔运动情况时,由于张春桥一席话,激怒了在座的王洪文,王说:“廖初江是坏人,应该揪出来!”从此,廖初江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就这样,廖初江一直在“想不通”中度日如年,忧郁等待中煎熬。最终因痔疮癌晚期,于1980年11月3日病故,终年44岁。
上一篇:乔纳森·弗兰岑:远距离让我把祖国看得更清
下一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综述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