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读书 > 正文

沉疴遍地:人们会最终投向秩序的怀抱?
2012-08-16 09:02:04   来源:雅虎   评论:0 点击:




  2010年,当托尼·朱特生前最后一部著作《沉疴遍地》出版时,金融海啸大潮尚未退去,意识形态的海滩上狼藉一片。有人在批评福利国家,有人在抨击美联储的错误决策,更多的人则排起长队向“凯恩斯主义”(注)宣誓效忠。看上去这是一次左派的胜利,但朱特并不感到欣喜,因为在他眼里,这不是一场真正意义的“知识革命”,只不过是自由市场派的一次“战术性撤退”。
  
  托尼·朱特想要彻底改变这个状况,尽管他已时日无多——2008年,朱特被确诊患有“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次年彻底瘫痪在床。凭借深厚的学养和惊人的记忆力,朱特口述完成这部著作。朱特指出,若想真正实现“知识革命”,我们就必须挣脱旧有的话语习惯,“重新思考国家”。
  
  自1989年以来,西方世界一直在为“过分强大的国家”的最终失败而额手称庆,并沉浸于自由市场和小政府的自我想象中。但是朱特告诉西方,2008年之后必须学会“重新思考国家”。朱特的理由是:首先,“国家总是和我们同在”。在可预见的未来,18世纪以来的民族-国家的格局仍旧会长久不变,所谓因为全球化而导致的“公司市场国家”并不真正存在;其次,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不安全的时代——面对经济不安全、人身不安全、政治不安全,人们会出于恐惧而重新投身国家的怀抱。方此之时,“开放社会将再次被迫自我关闭,为了‘安全’而牺牲自由。人们将不再是在国家和市场之间进行选择,而是在两种国家中进行选择。这样,我们就必须重新思考政府的作用了。如果我们不思考,别人也会思考。”
  
  “重新思考国家”!为了避免表错情,在理解这个论断时我们必须不断地默念“南橘北枳”这四个字。作为一个审慎的社会民主主义者,托尼·朱特绝不会天真地主张恢复1989年之前的“过分强大的国家”,恰恰相反,他认为如果要“重新思考国家”,就应当从下述命题开始:“承认真正的伤害以前是、而且现在还是由过分强大的政府造成的。”
  
  相比于他的论敌,朱特的政治判断要老到得多。他并不天真地认为民主、权利、自由和经济进步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不仅如此,他还认识到:“对大多数人来说,一个稳定的极权政府比一个失败的民主国家要更可取。”民主、正义、自由等的价值并不是天然就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即使它们在道德上具有优势,也不意味着它们在实际生活必然地排序优先。朱特甚至同意某种霍布斯式的论调,人们首要的需求始终是“安全”。而且,“随着全球威胁的增加,秩序的吸引力也会因此加强”。
  

相关热词搜索:沉疴 遍地 人们

上一篇:林丹自传揭国家队潜规则:成绩不好住地下室
下一篇:第三种黑猩猩:什么找对象要看双眼的距离?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