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读书 > 正文

北大校长再成舆论焦点的启示
2012-07-20 09:50:40   来源:中国青年网   评论:0 点击:

\

周其凤与母亲相拥而泣。

  北大校长周其凤13日在家乡为老母亲祝90大寿,在众人面前向老母亲跪下,情景感人。然而15日该消息被报道出来,并有多张相关照片传至网上,多家网站将此消息置于首页,争议声随之而起。

  首先必须指出,周其凤为老母亲祝寿并下跪,不仅无任何可指摘之处,而且值得肯定。“百善孝为先”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根基之一,周校长的祝寿之举事实上也并非昨天网上舆论的质疑目标。

  问题出在北大校长给90大寿的母亲下跪,应当受到广泛的“正面报道”吗?大概不应该。孝母应是公众人物的道德底线,而非夸耀线。“北大校长”在中国是一崇高职位,“北大校长”向公众展示孝道是令人意外的,人们对“北大校长”的道德期待比这高得多。

  当然不排除周其凤校长对媒体会报道他向老母亲下跪的私事不知情,因为该消息最早是从微博发出的。在这种情况下,周其凤本人或北京大学方面应及早采取措施回应。但直到昨天很晚的时候,这样的回应并没有出现。

  互联网在根本上改变新闻报道语境,并影响人们评论事物的视角。一些很简单的事上了互联网就会复杂化,因为这些事情会掉进舆论的大印象中,遭到引申性解读。这些引申有些是准确的,有些沾点边,而有些则属于生拉硬套地冤枉人。

  没有人能同舆论大语境对抗,公众人物、特别是职位敏感的公众人物必须谨言慎行,将私事同舆论之间预设“防火墙”。像周其凤校长回乡祝寿,形成一定的场面,他应当有照片可能流传到网上的心理准备,并提前做必要的应对。

  互联网目前分不清“公”和“私”的界限,舆论对公众人物私生活的介入应当有多深,还是一笔糊涂账。公众人物应当如何对待舆论,社会同样缺少规则和经验。舆论在这方面的道德将通过一系列碰撞逐渐摸索、成形。

  “北大校长”这一职务的敏感性,已不是第一次被印证了。中国还有一些官与学之间的职位备受关注,它们实际承受了这个时代的很多困惑和纠结。

  这要求“北大校长”们有极高的学术和道德表现,事实上如今的舆论环境容不得他们有半点闪失,他们要做得比一般学者或一般官员都要周全。这有点强人所难,但现实就是这般苛刻。

  北京大学自近代以来经常领中国风尚之先,在矛盾凸显、思想交锋活跃的今天,北大校长受到舆论的纠缠,这种代价大概算不上是意外的。其他几位意外成为舆论关注对象的学界管理者,也应对此想开。

  中国处在各种转型同时出现的上升期,非常需要有高水平、而且能为国家和社会担当的公众人物。

相关热词搜索:北大 校长 舆论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第23届香港书展今天闭幕 逾90万人入场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